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区“平安家庭”创建情况经验汇报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7/3/19

区“平安家庭”创建情况经验汇报

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三年来,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服务和谐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和谐,以家庭的小稳定促进社会的大稳定,为推动“平安”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区75634户家庭中,创建“平安家庭”户69583户,覆盖率达92%,示范镇(街道)5个,覆盖率达71%,示范村(社区)80个,覆盖率达67%,示范户14310户,标兵户1400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建工作做到“三落实”
(一)组织落实。我区率先于9月成立了由区妇联、区综治办、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公安分局、区司法局6个单位领导组成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还连续几年下发了“平安家庭”户和示范户、标兵户以及示范社区(村)的评选文件,同时还研究制定了《区“平安家庭”户滚动管理办法》,有效增强了已达标户“保平安”及未达标户“争平安”的积极性。各镇(街道)也都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意见。今年6月份,我区为了加强创建“平安家庭”的工作领导,及时调整充实了由区政府郑锦权副区长任组长、妇联主席陈颖珊任常务副组长的“平安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领导协调力度。
(二)责任落实。我区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纳入综治及平安建设考评的主要内容,各成员单位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各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半年及年终,区妇联都会结合综治平安检查考评,对各镇(街道)“平安家庭”创建工作进行调研性、指导性督促检查考评。
(三)经费落实。起,在活动经费上区委、区政府予以大力支持,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专项经费每年3万元列入了财政预算,今年随财政收入的增长也相应增加到5万,保障了创建工作的正常运行。各镇(街道)也舍得投入,每年都投入1.5万元以上的经费用于制牌、授牌、宣传、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有力保障了全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创建工作做到“三到位”
(一)宣传发动到位。为了激发全区广大家庭参与“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区妇联印发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倡议书1万份;与太平社区共同编排快板《平安家庭人人爱》在社区中传唱;编制了《我的一家创平安》获奖征文汇编5000本;龙桥街道印制了防范黄、赌、毒、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常识的宣传画;太平社区在辖区交通密集地悬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宣传画并在华园小区内制作楼道格言,宣传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法律法规;其他镇(街道)也都相应通过制作宣传栏、悬挂横幅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进行广泛宣传,着力营造“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网络建设到位。一是构筑家暴防护网。在区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借助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资源,成立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还设立了反家暴热线电话8个(区妇联及各镇(街道)妇联各1个),家暴投诉站8个。二是构筑调解服务网。发挥妇联调解衔接工作示范点的作用,积极参与妇女儿童维权案件衔接调解工作。从10月成立至今区法院委托区妇联调解及区妇联协助区法院调解的离婚纠纷案件有61件,成功调解52件,调解率达85%。三是构筑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网。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以上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项工作。为了做好缓刑少年的思想转化工作,区妇联联合区法院、团区委开展与缓刑少年“一助一”帮教活动,通过电话、来信、见面等方式密切关注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避免其重新违法犯罪。
(三)示范引导到位。坚持“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开展评选示范户、标兵户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家庭“争先创优”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区现有龙桥街道、霞林街道、华亭镇、常太镇、灵川镇5个“平安家庭”示范镇(街道),80个示范村(社区),“平安家庭”示范户14310户、标兵户1400户。这些示范镇(街道)、村(社区)充分发挥示范点的作用,起到了典型引路、抓点带面、全面推动的作用。龙桥街道制定了彩色宣传页分发至每家每户,全面宣传家庭防盗、防火、防黄、赌、毒、防诈骗等小常识;灵川镇、霞林街道采取敲锣打鼓的形式举行了“平安家庭”户授牌仪式;华亭镇认真做好未达标户的帮教工作,建立未达标户档案,并针对每户的特点相应制定了帮扶措施。
三、因地制宜,创新载体,创建工作实现“四结合”
(一)与妇女维权工作相结合。全区各级妇联将“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与妇女维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妇女**工作,形成领导亲自接待、妇联干部全员全工作日接待、各基层维权站全天候接待的社会矛盾大调解网络,努力把家庭矛盾、劳资纠纷等新时期出现的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每位来访者,各级妇联干部均本着“妇女来访无小事”的原则,热情接待,认真解答,细心指导,及时调处,力求不漏掉一个不稳定因素。3年来共受理来访咨询230多人次,接待来访件103件,无一件转化为刑事案件。
(二)与妇女创业就业相结合。区妇联充分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增收致富为目标、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开展了“双学双比”活动,实施“万名妇女大学习、大创业、大转移”工程,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和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推动农村“平安家庭”工作向纵深发展。以结对帮扶为载体,开辟脱贫致富新通道。在全区农村妇女中开展“牵手结对帮扶贫困妇女”活动,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情况,落实帮扶措施。以提升技能为抓手,提供妇女转移就业新岗位。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通过“阳光工程”培训为我区各家政服务点输送许多人才;举办农村妇女渔业养殖、瓜苗栽培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增产增收的本领。
(三)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紧扣“平安家庭”创建工作,找准结合点,围绕家庭奉献、家庭文化、家庭环保、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及家庭文明程度。开展“我的一家创平安”征文比赛活动,举办“争当平安家庭小宣传员”文艺汇演,引导家庭成员围绕尊老爱幼、夫妻忠实、科学教子、宽容谦让、邻里和睦等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开展创“学习型家庭”和评选“巾帼文化中心户”活动,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全区广大家庭的文化道德素质。
(四)与未达标户帮教工作相结合。建立“平安家庭”示范户帮带未达标户制度,把跟踪帮扶未达标户作为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针对8%的未达标家庭,总结这些家庭中,有的家庭成员出现违法犯罪,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稳定,有的家庭矛盾纠纷严重,有的违反计生,有的是老**户,有的经济困难等这些情况对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难点,也是抓好社会稳定的重点。我们针对帮扶对象的个体特征,制定帮扶措施,做到帮扶跟踪到户、服务落实到人,使这些家庭能正确找准原因,早日进入“平安家庭”行列。
三年来,我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促进家庭平安,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龙桥街道太平社区及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灵川镇何寨社区、龙桥街道龙桥社区被评为省“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村),霞林街道霞林社区、常太镇岭下村被评为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社区(村),区综治办和区妇联也分别被省、市授予“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但是,对照上级的要求,对照广大家庭的需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开展还不够均衡,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发挥,活动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等。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工作:
一、深入宣传,扩面提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参与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以“平安家庭”、“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面,提高创建质量,使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我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来。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坚持把“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建设“平安”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坚持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村为基本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力争于年底全区“平安家庭”达标户达到95%以上,示范户、标兵户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同时,积极开展“六进万家”(即:法律政策进万家、治安防范进万家、纠纷化解进万家、安全意识进万家、文明新风进万家、就业创业进万家)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平安创建的水平和层次。
三、完善机制,抓好结合。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根据实际,努力做好统筹协调和有机结合的文章:1、与各镇(街道)的平安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2、与争创“文明家庭”活动有机结合;3、与“无毒家庭”创建活动、“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宣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4、与妇女法律援助工作有机结合;5、与做好**工作有机结合;6、与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等活动有机结合。二是完善示范带动机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精心培育“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示范村,鼓励基层工作创新,使“平安家庭”创建既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又能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做有标准,形成区抓乡镇(街道),乡镇(街道)重点抓社区和村的创建工作体系。三是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分类管理制度,抓好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到实处。
区“平安家庭”创建情况经验汇报》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