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工作体会 > 正文

品德学科发展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工作体会范文 发布时间:2011/1/3

品德学科发展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小学品德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应当促进学生发展,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本文着眼于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从动态化的评价过程、注重质性的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评价对象和合理化的评价工具等策略,对品德学科发展性评价作了较为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并较好地阐述了“在激励中成长,在评价中发展”这一宗旨,使学生增强自信,激发潜能,主动发展,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激励 评价 发展 成长

11月,在上海电视台、东方网和少年报社联合举办的“创新作文大赛”上,某小学二年级学生俞铮铮的作文《老师,请看看我的闪光点》获得了一等奖。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向老师、家长提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学生?老师: 今天,我拿到了《学生评价手册》,看到您对我的评价,我觉得非常难过,您是这样写的:原本你可以学得很好,你的好动,使你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老师希望你在暑假中好好反省一下…… 老师,您为什么说我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呢?虽然我有许多缺点,但是,我身上还是有些闪光点的,您没有发现吗? 我竖笛吹得很好,那是我的一个闪光点,老师您一定不会忘记我的笛声吧!同学们曾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会吹这么多曲子?”我现在的水平在班级中是数一数二的。 老师,您一定还记得我写的小诗《我的妈妈》吧!您把写得好的诗贴在墙上,我的诗被贴在第一页,您知道,我心里有多么自豪啊! 我还会朗诵,您让我主持过主题班会;我的双手也很灵巧,我会剪窗花、折飞机、做糖纸人…… 老师,这些好的地方都是我用功练出来的。您能不说我“处处落后于班级同学”了吗?我一定要多加努力,改正缺点,做一个像成人一样的小学生。 不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其值得称道的“耀”点。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给予学生的是自信和勇气,是无穷的快乐。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开展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了解学习成绩、问题和需要。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发挥其强化和教育功能。 一、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实施日常化 新课标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重视儿童在生活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品德学科发展性评价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从时效性分析,大致可分为日常性评价、主题活动评价(或主题单元评价)、阶段性(学期)评价。 1、润物无声——日常性评价 日常形成性评价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指的是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行为表现的随机评价,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指导及激励作用是随时可显现的。教学过程总是伴随着评价。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品德新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日常性评价。因为品德课程实质上是明辨时非真假、不断澄清价值的课程。课程的实施取决于不同价值观点的碰撞,取决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思想的交流,取决于来自师生的美好情感的润泽。没有了课堂中的日常性评价,课程就失去了生成的基础。日常性评价来自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等信息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中自然生成,与课堂教学浑然一体,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直接促进或者阻碍学生的发展。 如在《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稳馨一家人”这个活动单元中,教师在上《我也会当家》一课时,先问学生有没有当过家,再让当过家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当家经历,然后让大家评一评这位同学在当家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和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制订一份当家计划,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自评、互评,让他们在互评中体验真实的生活感受。课后,再布置了生活实践题,让学生回家后按照计划行动起来,碰到困难,请爸爸妈妈帮忙。先让父母评一评,然后参加班级的评星活动。 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是学生天天都在过的日子,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件,如与同学争吵、损坏公物、挑吃挑穿等。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大多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但也正是这种日常生活“琐事”塑造着儿童的品性和人格。因此,品德课教学评价必须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日常事件,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与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程度,更要把目光投向他们投入活动的欲望和参与活动的热情,他们在活动中的情感变换,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们尝试的种种方法以及思考的方式,他们与别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等。 日常性评价的方法很多。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1)激励式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微小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努力付出。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例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时,学生展示了自己了解到的自己家乡的特产(或者传说、景观、历史等),教师即通过学生的提议分别对他们的学习给予一星到五星的评价。如果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当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当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 [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2)期待式评价。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困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如在上《亲亲热热一家人》时,课前让学生完成书中的小调查,课堂上检查时发现仍有两三个学生未完成。这时,老师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次调查许多小朋友完成得很不错,没有完成的那几个小朋友一定是忘记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补回去的,对吗?”第二天,这几个小朋友果真完成了调查任务,且迫不及待地拿给老师看。 (3)接纳式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个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如在上《讲谦让》时,教师出示了“在公共汽车上,李明没有给张伟让座。如果你是李明,会怎么做?”一题时,有位学生回答道:“我会马上把座位让给张伟”。教师笑着夸奖道:“你真棒!”。而对回答:“如果张伟个子比我高,我不一定会让位给张伟。”、“如果张伟身体不好,我才应该让位给他。”、“如果我当时身体不舒服,可以让张伟与我挤在一起。”教师则不作任何评价。从互利双赢的价值观和维持底线伦理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回答是符合现实的。他们的评价并没有完全排斥他人的想法,体现的就是一种道德思维。 (4)否定性评价。当学生的认识或行为发生明显错误时,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善于运用否定性评价。比如在教学《假期安全真重要》一课中,当讨论“假如你遇到火情怎么办?”许多同学都表示要救火时,教师果断使用了否定性评价,并告诫学生生命是第一位的。当别人发生危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心,但抢救要讲究方法。 2、“动”之以情——主题活动(主题单元)评价 主题活动评价(或主题单元评价)是学生完成主题活动(或主题单元)后的反馈、小结,也相对于一个学习阶段的评价。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即时评价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外,教师还应在主题活动或者主题单元学习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家长将日常学习记录、调查问卷、主题活动报告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以各种形式开展评价,呈现在学生、家长面前,分享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同时明确改进的要点,并指导制定改进计划,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主题活动(主题单元)的评价最能清晰地表现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和方法,表现出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表现出学生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活动(主题单元)的评价不一定都如案例阐述的方式评价,它可以是展示性评价,可以是表现性评价,可以是情境测试等。根据课程标准和活动的特点,评价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评价活动的合作性,有的侧重于评价信息整合的能力,有的侧重于评价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这些过程性的评价,清晰地记载了学生成长的足迹。

“我在班级中”单元主题活动学生学习评价表学校 年 班 姓名

经过一连串的“我在班级中”活动之后,相信你一定收获许多。赶快将你的心得与我们分享吧!※ 在这些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 :“分享快乐”大策划。□ :“六一”大行动。□ :有趣游园会□ : 我的表现:1.我能积极参与每项活动。 我给自己: 同伴给我: 2.我能尽情享受活动中的快乐。 我给自己: 同伴给我: 3.我能对节日策划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给自己: 同伴给我: 4.我能体验到节日策划、准备过程的乐趣。 我给自己: 同伴给我: 5.我能在庆祝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我给自己: 同伴给我: 5.活动结束后,我能帮忙整理环境。 我
品德学科发展性评价的策略研究》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