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正文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45)

作文素材范文 发布时间:2015/6/18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45)


、陈云的自律与节制
陈云很善于自律和节制。比如吃菜,他以青菜豆腐为主,每餐豆腐的块数都有定量,任何情况下也不多吃或少吃一块,几十年如一日。每餐一小碟花生米,永远是13粒;休息散步,每次准时13分钟;至于一般礼节性的会客则尽量谢绝,若见也最多3分钟,从不浪费时间。陈云还终身坚持饮淡茶,每次只放3片茶叶。
陈云也很喜欢一些口味好、有特色、烹调精致的菜肴,但多是清淡的菜,如蟹粉狮子头、镜箱豆腐、腰果酥等;至于荤菜,陈云最喜欢的是鱼,如红烧鲤鱼、清蒸鲫鱼。但陈云一向作风朴素,注重节约,所以只把这些作为“改善”,一个月也不过两三次而已。

、毛泽东的一件憾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毛泽东坚持不以****划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恩来致函美驻华大使,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与美国合作抗日。
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等人建议下,1944年7月22日,第一批美军观察组9人到达延安。8月7日,第二批观察组9人也飞抵延安。观察组组长是包瑞德上校,成员有美驻华使馆三等秘书谢伟思等。毛泽东对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十分重视。8月15日,毛泽东亲笔修改《解放日报》当天的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把美军观察组成员称为“战友”。毛泽东提出:“放手与美军合作,处处表示诚恳欢迎,是我党既定方针。”
观察组成员耳闻目睹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他们给美国政府的报告,比较客观地介绍了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实际情况。
1944年9月,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赫尔利来华,后又任驻华大使。赫尔利从****出发,坚决反对共产党,认为,美国支持史迪威,就会失去蒋介石,甚至可能会去中国。他建议罗斯福撤换史迪威。10月19日,罗斯福同意了蒋介石的要求,召回史迪威,随后,包瑞德、谢伟思等相继离职。这时,共产党意识到,与美国发展关系遇到了麻烦。毛泽东认为,罗斯福总统和美国人民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没有认识到蒋介石已经失去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他希望能绕过顽固反共的赫尔利,直接与美国领导人会谈,当面陈述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策,亲手打开对美关系的大门。1945年1月,毛泽东通过观察组代理组长克罗姆利少校转告罗斯福:“只要罗斯福总统表示愿意在白宫接待作为中国一个主要政党的领袖毛和周,那么他们两人或其中之一立即可以前往华盛顿参加探索性的会谈。”但是,在赫尔利的干预下,这一计划未能实现,致使美国丧失了一次同中国共产党建立友好关系的良机。1945年的这次访美愿望的落空,也就成了毛泽东的一件终生憾事。

、生命不能全仰仗运动
多少年来,人们对“生命在于运动”,这种观点已是深信不疑。然而,柏林科学中心社会研究所瓦格纳博士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人的预期寿命是不能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延长的。
瓦格纳指出,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意识,本身是有价值的。他同时指出,目前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许多研究包含着通常无法检查的假设。他根据在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所作的调查,说明不熟练工人和学徒同高级公务员之间的寿命的差大约为八年,并就此指出:“这说明,良好的教育和稳定的收入很有可能大于因搞不搞体育活动所产生的差别。”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伯尼·塞格尔从另一个角度对狭义的“运动”提出了不同见解。塞格尔认为,相比身体运动,沉思冥想更有助于身心健康,可以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对稳定血压,减慢心跳等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近期医学研究发现一些行为心理方式也同样有益健康,比如悔恨能提高人体荷尔蒙分泌水平。

、毛泽东与鲁迅
毛泽东与鲁迅都是20世纪的伟人,虽未谋面,但彼此早有了解。尤其是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和著作中提及或评价鲁迅。1934年1月,毛泽东为筹备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住在江西瑞金沙洲坝。
这时,冯雪峰刚到瑞金不久。一天,毛泽东来到冯的住处,风趣地说:“今晚约法三章:一不谈红米南瓜,二不说地主恶霸,我们不谈别的,只谈鲁迅。”还不无遗憾地对冯说:“‘五四’时期在北京,弄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冯雪峰告诉毛泽东,有一个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
冯雪峰还告诉毛泽东,鲁迅读过毛泽东的诗词,认为他有“山大王”的气慨。毛泽东听了,又是开怀大笑。1936年,当时在上海的“托派”写信给鲁迅,对中共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及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加以攻击。6月9日,卧在病榻上的鲁迅愤然请人代笔,口授回信予以严厉斥责:“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得多,简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恰恰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给托洛斯基派的信》)对毛泽东们“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同上)。鲁迅提及毛泽东见诸文字者为数不多,这是十分难得的一次。
时隔130天,鲁迅病危,1936年10月19日早上在上海逝世,享年56岁。翌年同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论鲁迅精神》的演说。他论述了鲁迅的三大特点,即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及由此形成的伟大的“鲁迅精神”,号召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学习鲁迅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毛泽东晚年公开提及鲁迅已不多见。只在“文革”后期,毛泽东曾作过“最高指示”:“读点鲁迅。”这可能是毛泽东公开评价鲁迅的尾声。

、死去的人才没有希望
有一个富人,他害怕死后他的财产将对他毫无用处。朋友们建议他做些善事,这样当他不罪的时候,他的善举不会保护他。他决定接受朋友们的劝告,送给别人一些礼物。然而,他不是毫无保留地给别人,他只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一天,他看到有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一堆垃圾上,他认为这个人肯定是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就给了这个人枚金币。这个穷人惊呆了,他问这个富人为什么从全城的穷人中选中了他而且送给他这么多钱。
富人告诉说自己曾经发誓中只给那些对生活完全绝望的人送礼物。听到这句话,穷人抓起那枚金币又扔给了富人,弄得富人狼狈不堪。
富人埋怨穷人说穷人不仅没有对他心怀感激,还侮辱了他。穷人回答说,因为富人给予的礼物不是出于善心,恰恰相反,这个礼物实在太恶毒了。只有死人才对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富人给的这份礼物简直就是死亡。
这个富人不是出自慷慨,而是出自恐惧才行善。他的恐惧使他不能无私地给予,而要有所限制,附加条件。他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对别人做出判断,却不知实际上正是他自己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他错误地认为希望来自财富而不是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个关于诚信的异域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都有许多游人来到碑前祭奠亡灵。美国第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它地方,你都可能忽略它的存在。它和绝在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的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的以前的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的时候,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了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的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依然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而居,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以后,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不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得奖者的低调
1975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恰林·库普曼,由于在最优资源配置理论方面的卓越成就,他与利奥尼德·康托洛维奇一起在那年得奖。但恰林十分不安,他认为线性规划的发明者乔治·但泽更应该得奖,或者至少应该和他们俩一起得奖。据说,他曾向1972年度诺奖得主肯尼思·阿罗征求意见:“能否考虑拒绝领奖?”但阿罗从专业的角度认为他完全有资格得到这个奖,并说服他前去领奖。尽管恰林听取了阿罗的劝告,然而对自己与康托洛维奇平分了那年的总共24万美元的奖金而感到内心不安。为此,他便将所得奖金中的4万美元捐献给了但泽工作过的日内瓦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使自己的奖金由12万美元减少到8万美元,这一奖金数正好相当于三个人参与分享该年度诺贝尔奖金他自己所应得到的奖金额。恰林的这段故事是过了很久,人们通过读阿罗的回忆录才知晓的。这种低调的风格在真正的学者那里,不算个什么,但在喜欢炒作的今天看来,还真有些恍若隔世之感。

、万圣节的由来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10月31日晚被称作“万圣节之夜”,我国媒体也报道甚多。而万圣节的由来,传说最多的版本认为,那是源于**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人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合,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如今孩子们化装挨家要糖的习俗,据说起源于爱尔兰。古西欧时候的爱尔兰异教徒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鬼魂会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因而,在“宴会”结束后,村民们就自己扮成鬼魂精灵,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与此同时,村民们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摆上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让其伤害人类和动物或者掠夺其他收成。
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下来。

、引人向善的十大戒律
有很多的事物,看似是“是”,其实却是“非”。也有很多的事物,看似是“非”,其实却是“是”。
美国社会学家肯特·m·基思博士写了《似非而是》一书,提出“‘似非而是’十大戒律”。戒律之一:人都是毫无逻辑、不讲道理、以自我为中心的。但还是要爱他们。戒律之二: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但还是要行善事。戒律之三: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但还是要成功。戒律之四: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忘记。但还是要行善事。戒律之五:坦诚待人使你容易受到伤害。但还是要坦诚待人。戒律之六:思想最博大的最大的人,可能会被头脑最狭隘的最小的人击倒。但还是要志存高远。戒律之七:人们喜欢无名小卒,却只追随大人物。但还是要为几个无名小卒而斗争。戒律之八:你穷数年之功建设起来的东西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被毁掉。但还是要建设。戒律之九: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但还是要帮助他人。戒律之十:当你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时,你会被反咬一口。但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也许,这“十大戒律”讲得未必全都准确,但在任何时候,“爱”没有错,“善”没有错,“奋斗”和“奉献”更没有错。而且“爱”也能“生爱”,“善”也能“引善”,你说对么?

、矮杯子为何多倒酒
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倒酒时会受酒杯形状的影响,相比于长身窄口的杯子,人们往往在短身宽口的酒杯中多倒一些酒。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进行了3项实验。首先,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97名12-17岁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这些杯子的容量是相等的,但有的高,有的矮,高杯子的高度是矮杯子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倒入矮杯子的橙汁量比倒入高杯子的量多出76.4%,女生表现得更明显。更有趣的是,他们还都以为自己倒入短杯子的饮料比倒进长杯子的要少。
韦斯克的第二个实验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能完全消除“高-矮”视错觉。第三个实验是对专业调酒员做的,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这些研究提醒人们:由于人的视错觉的存在,在衡量和控制饮食时应有所警觉。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45)》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