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2/12/21

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市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近日市发改委会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组织县区发改委、重点龙头企业以及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等有关人员一行30余人赴市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较为全面了解了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考察报告从现状和特点、经验和做法、借鉴和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以期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市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十多年来不断创新模式,丰富内涵,依靠农业产业化探索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50.2亿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4.16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11.4亿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增长13.1%,农产品出口创汇15.8亿美元。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市按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产品质量更加优良”的原则,重抓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围绕培植品牌产业促调整。做大做强瓜菜、畜禽两大支柱产业,不断扩大果品、水产、苗木、花卉等产业规模。全市年产瓜菜1300多万吨、果品100多万吨、水产60万吨,年出栏肉鸡3亿只、肉鸭1亿只、生猪650头,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是培植特色产业促调整。突出地方特色,促进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每个县市区确立2—3个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寿光为中心的100多万亩保护地蔬菜生产区,以昌乐为中心的40多万亩优质西瓜生产区,以安丘为中心的30多万亩优质姜蒜葱生产区,以临朐为中心的70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区等,全市万亩以上特色农产品基地达到100多处。三是提高产品档次促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改善品质,提高质量,实现了初级农产品由普通产品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转变,加工制品由生向熟、由粗向精的转变。

(二)以龙头企业为重点,龙头企业大型化外向化发展势头强劲。一是做大。,该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141家,实现销售收入583亿元,实现利税33.2亿元,出口创汇15.8亿美元,从业人员42万人。二是做强。市、县安排两级财政贴息资金7000多万元,扶持100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先后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金融贷款55亿元、山东省农发行100亿元的政府信用贷款。全市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7家和44家,市级龙头企业18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过10亿元和过30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21家、12家和3家,诸城外贸突破了70亿元大关。三是做精。目前已建成肉类熟食加工、粮食精深加工及fd生产线120多条,精深加工产品1000多种。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12家,500多种农副产品通过加工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蔬菜出口占全国五分之一。

(三)以生产标准为关键,农业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是抓基础。基本建立了农业标准、检验检测、执法监督三大体系,承担的国家重要技术标准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发布实施质量标准171项,建立了农业、畜牧、水产三个市级检测中心、20个县级检测站、105处乡镇检测点、730处企业(市场)检测室,其中6家市级和县级检测中心通过了省级以上计量认证,成立了3100人的市县两级执法队伍。二是抓基地。以奖代补扶持标准化基地建设,每认定一处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基地奖励3000元,每认定一处有机食品基地奖励8000元。目前全市通过认定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达463万亩。三是抓创建。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开展了向伪劣产品宣战、诚信单位评选以及争创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三大活动,全市有4个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农产品品牌总数达到531个,优质农产品合格率达96%以上。

(四)以市场多元化为途径,努力把最好的农产品打入最好的市场,卖出最好的价钱。一是主动走出去。每年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到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产销对接会,广泛宣传推介农产品;参加国内知名农产品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开通绿色通道,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去年参加“东盟·中国农业展”,取得巨大成功。二是诚意请进来。先后成功举办了寿光菜博会、青州花博会、昌邑绿博会三大国家级节会,并利用国际风筝会和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广泛邀请国内外客商到考察。首次成功举办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签定农产品销售合同额280亿元。三是搞活大流通。全市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集贸市场为辅助,遍布全市、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全国最大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买全国、卖全国”,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28亿元。与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2104个,辐射和带动农户50万户。

(五)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产业化组织方式不断完善创新。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形式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是对产业化程度较低或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加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同契约,加强合同管理和产销衔接,强化法律约束,提高合同履约率。二是对产业化程度较高或产业化经营具有一定基础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企业实行建立风险基金、返还一定利润等形式,对基地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实行生产物质、质量标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检测收购的“五统一”。三是对产业化程度高或产业化经营水平较好的,采取“公司+基地+农场工人”的方式,由企业长期租赁农民土地,企业对基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农民以企业工人的身份为企业生产原料,实现了基地车间化、农民工人化、原料生产工厂化;四是有的采取“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方式,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签订原料生产收购合同,中介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农户生产。全市70%以上农户在产业化带动下进入国内外市场。

二、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市始终把产

业化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一是市县两级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规划、一套政策和一套办法,加强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二是牵头成立了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横向交流、引导有序竞争;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做到布局合理,统筹协调;三是转变工作方式。由直接抓生产向政策促动、法律规范、经验总结、搞好服务转变。近几年陆续出台了《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农产品出口质量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

(二)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机制创新。自1993年开始,该市按照“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确立主导产业,实施区域布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又提出并实施了以“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以及“农民变职工、变民工、变市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三带动、三变”战略。,市委、市政府又把农业作为全市打造的“三大亮点”之一,提出了以建设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基地”建设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机制创新,该市探索建立了一体化型、合同型、股份合作型等三种主要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把握关键环节,坚持扩大开放。狠抓产业化经营的各个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立足城乡统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这些关键环节的把握,大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主要途径,积极引导国际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兴办了一批高水平、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的大型龙头企业,全市农业利用外资118亿元。形成了有主导产业就有大企业带动、大企业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出口创汇带动外向农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高远目标定位,持续有效推进。模式值得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高远定位、锲而不舍、持续推进。特别是多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来参观、学习农业产业化,他们对此没有盲目乐观,而是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199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至今日,农业产业化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实力全国首屈一指,主要农产品出口创汇在全国处于重要位置,建成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各类农产品检测机构数量之多,政府扶持引导力度之大,开拓市场渠道之广,直至今日提出的“建设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最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基地”,他们的目标定位都着眼于全国,致力于一流,以大气魄、大手笔谋划推动大发展、大跨越。

三、产业化模式的借鉴和启示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但是和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集中存在六个方面较大的差距:

差距之一:表现在政府层面扶持没有实现大进展。市直各单位在发挥履行职能、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资源整合不到位,整体推进力度不够,面上指导示范不深入,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亟待进一步加强;对龙头企业技改贴息、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等方面扶持力度不够,全省13个市中,迄今只有我市和宿迁市未设立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资金。

差距之二:表现在龙头企业培育没有实现大发展。目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

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