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 > 正文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6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和省市委实施“先锋工程”的有关要求,加速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建设新农村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的实践能力,结合全市实际情况,现就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他们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了一大批符合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群众贴心人“五型”标准的致富带头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农村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能力不强、带民致富本领不高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远远不能适应。特别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培训教育已成为各级党组织的当务之急。总结以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的经验教训,从我市实际需要出发,必须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建立课堂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幅度提高他们建设新农村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的实践能力。各级党委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作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先锋工程”的要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十大”产业,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实践能力为目标,依托市县党校和各类典型群体,建立学习和实践功能兼备的市级十大培训基地及县、乡、村培训网络,分层次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实用人才和农民的大规模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双带”能力强的带头人群体和新型农民,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基本原则。立足产业、突出特色。以发展各地优势农业产业和带民致富项目为重点,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及其实践教学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体系。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从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地基础条件建设培训基地,采取按需施教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培训对象的需求,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整合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优化部门培训职能,整合教育资源和各类培训经费,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水平,发挥培训基地的整体功能和优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机制,健全完善培训基地功能,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工作的活力。
目标任务。年底前,各地要基本完成培训基地及网络体系建设任务。从开始,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普遍轮训,不断提高其发展产业的能力、市场竞争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的先锋;对农村各类实用人才、有能力的农民进行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成为有知识的文化人、讲道德的文明人、懂技术的内行人、会经营的明白人。
三、规范建立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
健全培训网络。以市级十大培训基地为龙头,在县、乡党校和村级活动场所建立课堂培训点;根据产业发展和带民致富的需要,在产业化龙头企业、样板村党支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村党建“四个模式”典型建立实践教学点。同时,注意发挥职业学校、电大、农广校、农技校、农函大等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广泛参与,形成上下贯通、特色鲜明、覆盖面广的农村党员干部、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培训网络。
完善基础设施。按照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和现代化培训的要求,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加强培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乡党校和村级活动场所要配套必要的教学设备,进一步增强培训功能。具备条件的实践教学点要有电教播放设备、有固定培训场地、有微机和网络专线。
强化师资力量。根据培训基地建设任务和教学方向,坚持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聘请一些专家教授、企业经营管理者、党政领导干部、各类致富能手和实用人才,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统一调度使用。同时,选派部分优秀大学生、机关干部到乡村担任辅导员,积极争取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实行人才共享,进一步提升培训基地师资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积极采取部门支持、党费扶持、企业赞助、对上争取等办法筹集培训基地建设经费,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农委、劳动保障、教育、畜牧、科协、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专项培训资金要向培训基地倾斜,保证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工作正常运行。
四、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的综合使用
制定培训规划。各县(市)区要研究制定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实用人才和农民的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和相关部门的责任,统筹安排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实效性。从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发,以产业化发展、农村法规政策、农业实用技能、发展致富项目、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内容,编写培训教材及影视学习资料,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多层次、专业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活化培训方式。在坚持专家讲、点上看、能人传、课堂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层次培训对象需要的培训方式,全面推行“菜单式”选学,广泛应用现代培训手段,采取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开展大规模培训。依托市级培训基地和县、乡、村培训网络,每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实用人才和有致富能力的农民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实行分级培训,县(市)区重点培训乡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带动作用突出的各类能人,乡镇重点培训村级干部、党员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和实用人才,村重点培训农民党员和农民群众。各级团委、妇联分别组织好青年团员和妇女的培训工作。市委根据需要,每年调训一批乡镇党委书记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样板村党组织书记。
五、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的管理
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市级十大培训基地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委负责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县(市)区委、政府负责日常管理。县、乡、村培训网络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农委牵头,党校、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进行管理。
抓好培训资源管理。本着“谁拥有、谁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对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的有效管理,做好日常管护工作,落实管理责任,防止资产流失。建立教育培训资源档案,对上级投入、社会捐助的培训资产实行上帐管理,确保这些资源安全、可持续利用。
健全经常性管理制度。建立质量评估制度,制定培训基地规范化管理标准,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达不到标准的及时调整;建立组织调训、培训计划申报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形成培训信息记实体系,及时归档立卷;建立专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党员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部署,注意解决经费、师资、场所等问题,确保培训基地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要成立培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市县组织部、农委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纪检、宣传、财政、教育、劳动保障、畜牧、党校、科协、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积极支持培训基地建设,切实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把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作为评价其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加大探索力度,培养树立典型群体,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培训基地建设工作水平。

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