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 > 正文

市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6/3/28

市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结合我市当前实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抓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重点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抓关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人们行动的纲领,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石。因此,要以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塑造、作品鼓舞等方式构筑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一是抓宣传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各级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纳入市、县党校的教学范畴,作为各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全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诚信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细化分解,制订行为规范,组织学习讨论。通过开展基层典型代表宣传、道德模范宣传,组织市民崇尚的文明行为、市民厌恶的不良陋习讨论,设立“曝光台”、“文明热线”、“道德讲坛”等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抓文明创建活动。要以创建级文明城市为龙头,在全市广泛组织开展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学校、文明企业、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乡镇系列创建活动,并把“创先争优”、“创学习型机关”等融入进来,使之成为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三要抓重点人群覆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志愿者服务这一重要平台,在全市各级、各单位、各行业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设立志愿服务工作基金,经常性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抓住青少年这一重要人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述职评议,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提高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素养。
二、抓动力,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激发文化发展创新活力的迫切需要。要按照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各市州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抓好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市县两级电影公司转企等工作,切实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同时,加强对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重要门户新闻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型、播发体系,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三、抓基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艺精品创作
要按照加大公共投入、完善设施配套、抓好活动开展的思路,大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主题。要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大力推进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程,对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后续建设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增加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好戏剧下乡、电影下乡、三下乡、艺术下乡等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搞活节庆文化,围绕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紧扣邵阳特色,策划好“四八姑娘节”、“民俗风情节”等节庆活动,弘扬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二是落实一项任务,即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任务。农家书屋建设是中央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大决定,今年,要实现村村都要建好一个农家书屋目标。与此同时,要加强书籍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借阅制度、考评制度、辅导制度等,探索实行电子条码管理,“一卡通”通借通还,并积极举办读书活动、激发农民借书、读书、用书的热情。三是强化一大保障,即资金和政策的保障。要加大公共文化投入,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落实城镇住房开发资金中1%用于社区文化建设政策,盘活现有文化设施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增值部分全部用于文化设施的扩改;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改造的税费优惠政策按行政设施同等对待。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四是建设一批设施,即规划建设“六场五院四中心”。采取规划新建一批、共享一批、改造一批、置换一批、回收一批等方式,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形成市级有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市辖三区每个区范围内有2个以上专业文化广场、有一个以上影剧院、有一个以上图书馆,各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2个以上大型文化广场,各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广场,各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
四、抓支撑,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推动,是满足群众需求、引领价值追求的重要阵地。当前要抓好“四个一批”。一是做大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发挥我市民营经济活跃、民营资本充足、民营人才众多的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坚持“民办为先”、“民营为主”、“民企为重”的发展战略,出台《关于扶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做强做大,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的文化龙头企业。二是激活一批闲置文化阵地。加大对市区内现有文化设施的开发力度,主要是对市文化馆、市电影公司、人民电影院、松坡图书馆、花鼓剧院、工人文化宫等六处资产进行开发,新建群文大厦、电影广场、人民影视城、松坡图书城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推进影视、会展、图书服务、网络传媒等产业发展。三是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以文化传媒投资公司为平台,整合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市区重点建设君子文化产业园、北塔文化公园、松坡公园、爱莲池、城北路历史老街,打造一批文化景点。组建演艺集团,传承和开发好祁剧、花鼓剧,组织引导出版印刷企业强强合作,打造印刷产业园。四是培育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注重以特色寻求发展突破,以特色拓展发展空间,以特色形成文化品牌,以特色提升竞争力,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依托民族风俗民情,挖掘和开发西南民族文化产业;依托全市旅游资源积极发展邵阳旅游文化产业;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开发一批特色艺术产品;依托特色食品资源,大力发展饮食文化。
五、抓根本,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只有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才能创作出文化精品力作。一是让人才“旺”起来。建立文化工作岗位进人准入机制,坚持因岗位选人,让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对口的人才进入文化工作队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以灵活的选人办法,招揽一批能推动我市文化发展的能人;发掘本土人才资源,对有特殊专长的本土人才,不拘一格地选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订文化队伍培训规划,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组织专家到基层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业务水平。二是让队伍“活”起来。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要落实激励措施,定期开展“五个一工程”评选、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对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方面作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要激发队伍活力,建立文化部门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正常流动机制,建立《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优秀文化工作者选拔制度》,打通体制内和体制外、城市和农村文化人才交流使用通道。三是让精品“热”起来。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全面提高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立足本土文化,大力挖掘邵阳深厚的文化积淀,创作出更多更好彰显邵阳特色,体现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塑造文化品牌,对传统文化品牌进行精心挖掘、整理、创新,将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成地域文化的金字招牌;支持和组织文艺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加大对本土文艺家及其作品的宣传力度,鼓励多出精品。
六、抓保障,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领导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是建立文化项目协调机构。在市文化发展和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立文化项目建设协调机构,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组成,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和建设中的具体事宜。二是建立工作督查机制。由宣传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对各地各单位落实中央、省、市推进文化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总结各地各单位好的经验,通报批评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将文化改革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范围,明确各阶段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并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部署、同组织实施、同督促检查。
市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