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思想学习 > 正文

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7/10/4

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

镇幕布新农村建设及碗窑土陶产业情况简介
一、幕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幕布村居住着汉、傣、拉祜3种民族,辖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有306户1207人,有耕地面积1024亩,人均0.85亩,党支部有党员45名,下设3个党小组。20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7.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4元;粮食总产量80吨,人均占有粮37公斤。组建了党群致富联合体,成立了种植协会、养殖协会,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1个,有理事7人。
自实施以“三村”工程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61万元(其中:上级部门支持209万元,镇、村自筹352万元),完成了“四室一校”建设工程;建成5条总长3400米水泥硬板路,基本实现水泥硬板路“进村入户”的目标;建成3条总长2400米三面光沟渠,有效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建成沼气池249口,81.4%的家庭用上了清洁能源,成为“沼气化村”;完成涉及225户243间、1.85万平方米琉璃瓦民居房改造,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全村家家有新居,户户饮上自来水,通电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基础设施得到夯实,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由于机场建设征用耕地3000多亩,致使幕布村耕地紧缺,加之新垦复的农田缺水、缺肥,严重制约着幕布村的经济发展。面对这一困难,村两委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积极动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并先后多次邀请省、市、区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幕布进行两杂种植、烤烟、茶叶、科学饲养、节能改造等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使烤烟、油菜、茶叶、畜牧养殖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村共种植油菜1000亩,单产239公斤,实现产值119.6万元;种植茶叶385亩,实现毛茶总产量为3.5吨,产值3.5万元;种植烤烟1302.6亩,总产量达3908担,产值305.6万元;实现畜牧业收入47万余元;历年种植核桃948亩,年内完成铁核桃籽点播500亩,核桃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建设情况
碗窑村辖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914亩,人均占有1.04亩,共有454户1846人,党支部有党员42名,下设5个党小组。20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57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2598元;粮食总产量494.7吨,人均占有粮食268公斤,陶器为支柱产业之一。
碗窑村有“陶器之乡”的美称,清朝乾隆年间(1738年),湖南人杨义远、罗文华、邓成和来到勐托坝子烧制陶器,并在藏有优质陶土资源的地方安家落户,繁衍后代,逐渐形成村落,世代相传烧制陶器工艺。由于当时主要是烧制盛饭菜的碗和腌制咸菜的坛罐,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碗窑村。
碗窑村的陶器制作工艺承袭传统手工作业,其工序为取土、捣碎、稀释、揉和陶泥,再把揉匀的陶泥置于制作各类陶坯的轱辘上,用脚蹬转,用手捏制陶泥成各种类型的陶坯,风干上釉后入窑烧制。烧制陶器的灶人们称之为“龙窑”,形状象龙,建在斜坡上,用土基或砖块砌成,每窑分为10余窑仓。烧制时将陶坯装满窑仓,用松柴作燃料,由底仓到尾仓逐层点火,从点火到冷却5日左右即可出窑。
碗窑村的陶器制作从1738年开始,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中,碗窑村成立了陶器手工业合作社,后改为国营陶器厂。1964年,碗窑大队开办陶器厂,年产陶器达万余件。从此,土陶产品的生产、销售已成为该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年,全村有266户生产和营销陶器,年产陶器12万余件,陶器产业总收入11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6.74%。12月正式成立陶艺协会,积极探索陶器生产走规模化深加工的路子。200年,碗窑村被列入省“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完成了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总体规划并着手实施。1月启动展室建设工程,现一期工程已完工,建成旅游标识1座(位于机场岔路口)、240m2陶艺展室1间。
镇村碗窑土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