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思想学习 > 正文

经济带开发建设目标定位及思路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5/7/30

经济带开发建设目标定位及思路

经济带开发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1.经济带建设的目标定位。
加紧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经济带是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应当从总体战略上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战略目标需要定量,徐州、连三港两市的远景规划以及省的经济带的规划纲要对此都有所考虑。但定量要与定性即定位相对接,经济带的总体定性目标要体现其区域化特性,即:在5年或更长时间里推进经济带的整体构造,使之成为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畅,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进步,在大陆桥中国段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带状经济区,从而具备辐射甫北的区域化带动功能,东西桥头堡双向开放的通道接轨功能,尤其是扩大连云港东桥头堡的开放功能,以及对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陆桥“龙头“牵动功能。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点--轴--面格局,总体目标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一组“三位一体“的专项目标:
--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城市一一一东桥头堡和国际枢纽港,增强港口吞吐能力,包括联合徐州交通枢纽中心,大力增强能保证港口高效作业所需要的集、疏、运能力,使之与新亚欧大陆桥正常运营的要求相适应,并从长远看,与西桥头堡鹿特丹港相对接。具体说来,一是港口吞吐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例如本世纪末能否上到5000万吨级,然后尽快向亿吨港升级;二是海洋运输四通八达,首先能与太平洋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首先是日本、韩国畅通,更不用说我国沿海各地了;三是成为周围港口群的腹地集散和辐射的充分功能。换句话说,不仅是一个开放的“窗口“,更是对内、对外开放的两个“扇面“;不仅是我国沿海的一个大港,也是西太平洋的一个大港;不仅是一个交通港,还是一个贸易港、信息港、旅游港、渔港以及海洋经济开发港。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码头为主体,煤炭、铁矿石、水泥等散货泊位,木材、粮食、食品、石油、危险品等专业化泊位和客运码头齐备的多功能综合性国际中转大港,并具备与枢纽港配套的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内河、管道运输在内的现代化集散功能。同时,结合港口建设,强化连云港市区的城市建设和港口产业建设,这样,突出港口建设,既以港兴市,又依市建港,走向港城一体,以增强“龙头“港城的综合功能。
--建设大徐州,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交通枢纽中心的作用,使之与连云港龙头城市相互配合,同时连结经济带及周边中6、城市,依靠大交通开路,培育大市场,发展大商贸,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构筑包括生产协作、商品流转、资金融通、信息传递、科技开发、文化交流所需要的城乡一体、内))接轨的经济、科技、文化网络。从区域地位来看,徐州是陇海线东段、连云港以西和郑州以东、济南以南、南京以北的第一个大城市,而且,又是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腹地的商贸都会和交通枢纽,江苏省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黄淮海平原辐射苏、鲁、皖、豫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体他说:一是商贸都会,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招商引联作用,能借此形成大流通、大贸易、大市场格局;二是交通枢纽,不仅处于陇海、京沪铁路之交,并且通过与周围铁路和公路、航道、空运相连结,能形成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三是作为江苏北部的重镇,与南京、苏南(苏、锡、常)鼎足而立,能扩展与大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的横向经济联系;四是黄淮海平原的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不亚于周围的济南、郑州以至西安等省会,能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发挥聚集、辐射作用。因此,应立足大区域,把建设大徐州、全方位发挥徐州大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列为又一重点目标。
--在连云港和徐州的沿桥地带,建立点--轴一面相结合的区域性经济。这里包含若干要点:(1)在保证粮棉增产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加强投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种养力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形成大农业经济带,使这里成为下一个世纪江苏和全国农业最发达地区之一;(2)进一步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工业,大办港口工业。临海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协调城乡工业的发展,形成直接为陆桥服务并与沿江工业优势互补的工业走廊;(3)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两通(交通、通讯)先行,在提高港口吞吐能力的同时,建设好水、陆、空并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达到“港活路通“,“能进能出、进出自如“的要求;(4)内外贸易兴旺,金融、信息、科技开发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形成高效率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地方特色旅游景点与发展区域旅游热线相结合,使第三产业的发展与一、二产业的发展相互协调;(5)在沿桥市、县之间发展专业化分工和推进城市功能分工,按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形成大、中、小城市(镇)合理配置和组合的城镇体系,以此为载体,促进地带的经济在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走上良性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加快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
(1)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就是说,把建设经济带列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跨世纪整体战略的一大重点。提出这一条,主要基于以下四点:①江苏农业重心北移,徐、淮、盐、连宿成为江苏新兴的“米袋子“和“菜篮子“以及创汇农业基地,农副业初步赶上苏中、苏南水平;城乡工业近几年已开始驰上快车道,并涌现若干大型企业集团;对外开放步伐也在加快,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达到一定规模。以大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获得突破性进展。徐州已成为整个陇海--兰新线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事实表明:一带的经济发展已有长足进步,进入了起飞的准备阶段。②江苏在80年代重点抓沿江,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增强江苏跨世纪经济发展的后劲,亟需启动沿桥的开发建设,作为沿江战略的后续、联动战略。③国家已在长远规划中确立了建设陆桥经济带的战略位置,沿桥经济势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新热点。④连云港作为大陆桥东桥头堡有其区位的、自然的独特优势,目前面临着附近港口的挑战,强化其龙头功能和竞争能力已刻不容缓。适应以上新情况,江苏在建设经济带的问题上要有机遇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它作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以利于全省上下协同推进经济带的开发建设。
(2)启动内在活力,借重外来助力。对两市来说,主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着重于启动内在的市场经济活力,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快市场开拓和横向经济联系,努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结构。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包括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争取苏南、苏中的支持,争取周边地区和外省的支持。把启动内在活力与借重外来助力结合起来,使外来助力通过内在活力的作用产生最佳效应。
(3)打好桥牌,共抬龙头。从利用大陆桥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经济带,而且在经济带南北辐射半径内,在徐州以西的陆桥地段,经济发展的快慢都同连云港这个东桥头堡的龙头功能的强弱息息相关,在客观上形成共同开发、共打桥牌、共臻繁荣的“利益共同体“。目前连云港同发挥大陆桥优势的要求还不相称,其龙头功能还不强。因此,必须协调有关方面力量,包括徐、连、淮、盐、宿地区和陆桥中西部地区,加决连云港的开发建设,增强港口吞吐能力及其后方的汇集、分疏、转运能力,实施共抬龙头战略。龙头抬,龙身舞,一起打好大陆桥这张牌。
(4)推进“两个转变“,扩大两个开放。陆桥东西跨度长、涉及区域范围广·沿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大。经济带,作为紧连东桥头堡、经济发展相对“隆起“的东部地区,既有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又有扩展对内横联的动力,即客观上要求经济带在其开发建设的进程中,把对外对内两个开放结合起来,相互推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快“两个转变“。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出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井促进乡镇企业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此条件下,打破传统体制下长期形成的行政壁垒,打破按行政条块自成体系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发展内在联系的客观需要,放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借助市场导向,扩大外引内联,用活资产增量,盘活资产存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包括地区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在内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把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统一起来,在质效优先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带的持续快速发展。
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强对经济带建设的领导
加紧加快经济带建设,要在省委、省政府加强领导的条件下,像山东抓沿海开放和鲁南建设那样,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强化支持力度;像省抓苏州工业园区那样,组织方方面面的力量协同推进。
加强对经济带建设的领导,需要在高瞻远瞩、科学合理的规划基础上,抓具体的组织实施,力促经济带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这项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以外围绕加强领导的问题,提出下面一些建设。
1·抓上下共识。不仅地区,而且省委、省政府的各部门。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有关专业管理部门,以及以外的各个----
其三,边界政策。按照商品合理流转方向,研究放宽边界政策,至少要改变与邻省边界上政策衔接失常和纠纷,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培育经济带应有的区域辐射力。
此外,还有科技开发政策、人才激励政策等。
4.抓项目支持。首先是基础设施项目,如港口建设、第三四代集装箱码头、大型国际民航机场。陇海东段复线、高速公路等,要争取进一步落实或抓紧施工,力争按期完成。还要积极推进后备项目和研究中项目的落实,包括核电站的选址、炼油厂的建设、前三岛的开发等;从长远看,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通榆运河疏通不能到阜宁为止,要向北延伸,与解决连云港水资源问题统筹考虑,这些,关系到强化连云港不可替代的港口优势问题,都要尽快拍板决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配合争取中央部委的支持,特别是有些因外省加入而产生争议的重大项目,更应由省里出面支持力争。
5.抓横向联合。支持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南北合作。是否可以与山东一样,每年由省政府领导同志带队,到中西部省区去联系洽谈,协议拟定相互合作的中长期计划,并督促实施。除沿桥地带外,还可以通过京沪、京九、京广线,向南、向北多向拓展,促进经济带与更多的省、市。自治区的横向联合。
对省内的南北互助,更要着力推动。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转移,把沿江经济带有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食品和部分机械、化工等向北转移;二是投资开发,从改革乡镇企业的投资机制入手,把社会资金引向北边,获得更好的比较效益。通过具体规划和相应对策,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沿海建立港口群体的问题宜摆上议事日程。如能以连云港为中心,打破省界、市界,建立包括日照港、陈家港、燕尾港、滨海港等在内实行分工协作的港口群体,那就能化分散、重复建港为“主体“与“两翼“的有机组合,大家“共抬龙头“、在扩大港口吞吐规模的共同发展中共同受益。办这样的事,也非得省里出面组织协调不行。
6.抓科教兴带。通过必要政策,鼓励人才流向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要帮助、支持有计划地引进各类紧缺的高级人才。加强充实和办好大专院校,增设所需专业,在财力和师资上支持淮海工学院,把水产学校升格为大专。适当降低该地区高校和中专录取分数线,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科技方面,除充实和发展现有科研机构外,推动南京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企业的技术挂钩;组织外地专家的智囊团开展咨询服务活动,或实行技术开发、技术折股和技术转让。加强“星火带“和“火炬带“建设。
7.抓组织落实。为落实对经济带建设的具体领导,宜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
(1)在省里,建立“经济带建设领导小组“,至少有一位副省长牵头,有关部门和徐、连两市参加,其主要职责是:组织规划的实施,确定年度实施方案和目标管理,研究有关政策,审批重大工程项目,并协调内外关系,包括与省外、国外的联系等。与此相应,最好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性的会议,讨论经济带(或连同淮、宿。盐)的问题。
(2)沿陇海--兰新线已有一定协调组织,要设法加强,定期活动,不仅由还需由省出面,并争取上升为全国性组织。
(3)新亚欧大陆桥的各国正在酝酿建立一个经常性的机构,据悉已得到国务院同意。江苏应当努力促成,积极参与,并通过这个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引资投资和其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也可以此为依托,举行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商品交易会和合作洽谈会。
实行以上各项对策,要有一个过程。就当前说,我们建议:
第一,省委召开常委会议,由徐、淮、盐、连、宿各市负责同志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专题研究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地位。发展目标和重大政策、措施;
第二,由省委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计经委、省社科院出面,组织经济带暨陇海--兰新经济带建设学术研讨会,约请沿陇海--兰新线各省区与中央有关部委同志参加,请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
经济带开发建设目标定位及思路》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