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企业文化 > 正文

企业着重培养年轻群体文化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18

企业着重培养年轻群体文化第2页

最初仅仅停留在对国外一些企业文化研究成果的译介上面,从1986年起,在全国性企业发展研讨会上,企业文化逐渐引起关注,至1988年形成了企业文化热潮。90年代初至今,企业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并体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党和政府对企业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文件中频频出现,党中央和国务院组织了若干次有关企业文化的大规模调查和研讨,大大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使企业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改革的一种推进器。二是广泛开展了对国内企业文化的研究。通过组织研讨会、论坛等形式,形成了一股企业文化研究的浪潮,推出了一大批企业文化研究专著,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当代的企业文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些国内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并且通过多年实践,展现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企业文化研究学者罗长海教授把这些特征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特征主要有:一是从状态上,中国当代的企业文化,明显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这种不平衡源自企业所处地域、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大小等方面的差别;二是方法上,具有崇尚辩证结合方法的基本特征,强调企业文化建设与诸多内外部因素的结合;三是内容上,具有以邓小平理论为价值导向的基本特征;四是发展趋势上,具有向好、向上特征,如从雷同化向个性化发展,从抽象化向具体化发展,从形式化向实效化发展等。微观层面的特征主要有:一是从仅仅塑造企业精神,到塑造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二是对企业文化的竞争力的认识更深刻、更具体;三是从笼统粗略到深入细致。

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发展的渊源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同西方在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发展企业文化时,应把外国企业文化与中国历史传统、政治传统结合起来。比如西方企业讲以人为本,我们讲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应当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着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上,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比如,我国许多乡镇企业也在搞企业文化,我们的乡镇企业同西方企业相比差距也很大。乡镇企业首要的是要先从家庭式的自然经济进入化商品经济,乡镇企业文化先是一个文化提升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国情的特点。

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企业文化建设必将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一本很有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著作,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当然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但企业文化肯定对企业兴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企业文化的这六种力量、六大功能,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

(二)企业文化教育的发展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创新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将更为突出表现为它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文化

过去人们常常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这是需要纠正的一个种片面的观点。它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内容,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不在这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明确企业文化的这些主要内涵,这是十多年来大家所取得的一个共识。今后,企业文化将主要向着这个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我赞成科龙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棣强提出的科龙的文化管理是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中,体现在经营实践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气氛,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就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内涵。

(三)企业结盟取胜,实施双赢战略将必然要追求文化沟通和双赢思维的发展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这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齐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新战略,他们专门推出了《协作型竞争》一书。

据国外资料估计,过去三年中,世界上大致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其中,有3/4是跨国联盟。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及5月份伦敦证券交易所与法兰克福交易所结盟,还有世界上大汽车公司同因特网双双结盟,出现了福特--雅虎、通用--在线。

在国内,最近,东方通信与诺基亚以优势资源进行协作。中国家电行业的两巨头科龙与小天鹅在电子商务方面达成合作协议。科龙领导告别讲到了新经济中融合与共享、竞争与合作的问题。合作结盟的目的有的是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的是为了弥补缺陷,分担风险;有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有的是为了联手角逐市场。结盟合作,实现双赢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制造企业,既可以与供应商、与经销商结盟取胜,也可以与竞争对手协作结盟,实现双赢。这种双赢模式,不仅可以用在产品制造方面,也可以用市场营销方面。科龙与小天鹅在电子商务上的合作也是个范例。但不管何种形式协作、结盟,双赢模式都必须有文化沟通,有双赢文化和双赢智慧、双赢思维方式。这种发展趋势可能比人们今天预料的还要快,它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

以往,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常常用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或加上拼搏这些词语加以概括。应当说这些词语都是好字眼,都很重要,但大家都用这些词语表达,就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变成了所谓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也就使某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变成了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一听就知道是同仁堂所独有的。杭州胡庆余堂戒欺,大家都知道这是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还有,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也提炼得好,好就好在有行业特点,又体现了员工的奉献精神。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在表达上,将会越来越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更加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英雄人物则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在英雄人物中有共生英雄的提法,值得重视。何为共生英雄?他的心在企业,企业在他心中。这就是企业共生英雄的概括。这样的人,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命运。从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还不就是培养越来越多的共生英雄,实现人企合一的境界吗?创造、构建这样的文化氛围,对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极为重要。这个问题也会越来越引起重视。

(六)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将更加受到关注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比你的竞争者学得快的能力也许是惟一能保持的企业竞争优势,这正在成为共识。所以要克服学习智障,企业每个人要学习,而且要变个人学习为企业团队学习,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

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善于开发智力、开发智慧。因为智力、智慧以知识为基础。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智力。有了知识还需开发智力。那么,什么是智力呢?

据《智力全书》介绍,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曾邀请了17位知名的心理学家,请他们每人为智力作出一个定义,以期集思广益,一锤定音。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各抒已见,结果在对智力的看法上有很大分歧。至今,国内外心理学界对智力的本质仍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意见。

第一,认为智力是学习的潜能。

第二,认为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三,认为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

第四,认为智力是一种集合或综合的能力。

第五,认为智力是一般能力。

第六,认为智力是智力测验所要测量的特质。

在我看来,智力是学习与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是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并能动地影响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七)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企业形象都是企业的差别化战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

一个别离开一个企业,可以带走他所掌握的技术、规章制度、办法措施,但企业文化不可能轻易照搬过去。有一个比喻是说,用照相机可以给机器设备拍照,但企业文化就像空气一样永远拍照不下来。在未来,企业文化的这个特质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八)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应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

企业家是个素质概念,厂长经理是职务、岗位,而企业家必须有一定素质才成。据《企业家的雄才大略》一书介绍,美国企业管理协会曾花了五年时间,对4000名经理进行了分析,并从中找出了1812名最成功的经理做研究,归纳出了企业家的19种素质或能力,其中就包括关于捕捉发展机遇,准确进行决策的能力。机遇具有易逝性和不可储存性,抓不住它,则机不可再来;同时机遇具有可捕捉性,因为它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

抓住机遇还要准确进行决策。国外有个决策力概念,这是从经验教训中提出来的。有两个数字值得重视:

第一个数字:1955年财富杂志评出的500强,

企业着重培养年轻群体文化》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