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做法和启示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5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做法和启示

我县位于地区西北部,是一个国家级扶贫攻坚县,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项目和资金,我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贫困地区扶持的力度在不段加大,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后和市委市政府把工作具体化后,我县也曾经为“贫困地区要不要建设新农村、如何创造性的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而展开激烈讨论。最后决定在开展工作中尝试性将“扶贫整村推进、世界银行和英国政府混合贷款与新农村建设”整合起来,进行打破行政区域、区域性开发的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并不矛盾,扶贫开发与其它项目有机结合对推进贫困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分析如下:

因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热带河谷地区、温凉山区、冷凉山区经济收入差距较大,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我县选择了难易程度适中的19个自然村开展工作,其做法为:

(一)组建领导机构,充实基层服务人员,为开展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新农村建设是中央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成了一个需探索并需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课题。我县为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闯出一条新路子,首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其它三班子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格局领导机构,并有所有部门主要领导参与其中;另外为确保此件事不走过场,我县对全县未就业大中专生进行了统一考试,根据成绩优选了59名工作人员为村主任助理委派到各行政村主抓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三是结合我县下派的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开展,我县选择了19名德才兼备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继续充实到19个试点村,这样在组织保障上形成了“县委→乡党委→村两委→新农村工作队员→农户”的联动机制,为项目的正常实施打牢了基础。

(二)广泛的宣传发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户的参与,形成全员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格局

宣传工作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形成一种自种自田,自苦自吃的生产生活格局,以生产合作组为组织单位的集体性会议不断减少了,农民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为把“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整村推进”切实抓出成效,我县在试点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建设美好家园。通过召开党员会、妇女会、青年会、户主家长会及开展群众自娱自乐,自编自演的宣传活动,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到了农村,集体主义思想又重先回到人民群众中,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高涨,19个村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干新农村建设”的氛围。

(三)成立以自然村村民为主的村民理事组织,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放权、放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何用最快的办法把村民迅速组织起来,这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扶贫工作中是一大难题?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有新农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牵头召开党员干部会,在党员干部中调查自然村中德高望重的领头人和其他人员;其次是召开村民大会,选举出村民公认的理事会成员并且让村民表态,绝对听从理事会的指挥;三是有理事会成员牵头,村民小组干部监督,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农户自行确定建设项目和内容,在以“新农村和扶贫攻坚相结合”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四是把以政府扶持的物资或资金直接兑付到村或村民手中,让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同时让纪检监察机关、项目负责单位和乡村共同监督资金或物资的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四)做好建设规划蓝图,统分结合统筹兼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点工作

建设规划是任何工作开展的前提,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试点”工作中,因必须体现出多个项目工作的统一性和双重性,建设规划就显得的更为重要。我县的试点工作的做法是:首先由理事会召集群众开会后讨论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然后写出大慨提纲,统一报县新农村办后由领导小组协调建设、交通、农业、林业、水利、文教、卫生等部门,派出有资质或有技术的工作人员深入试点村帮助村两委做出规划;其次根据农民意愿将自然村村民分成若干小片区开始建设,这样既解决了建设场地狭窄不利于建设、窝工等问题,又有效缓解了“打攻坚战、打疲劳战”的心里压力,保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三是根据规划,有理事会自行制定实施计划,这样就避免了建设中“不结合农村实情,瞎指挥、乱安排”等情况发生,最大限度发挥出理事会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作用,确保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

(五)抓好项目资金整合、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以群众自主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开展好“新农村建设与扶贫相结合试点”工作

资金项目整合问题,历来是一个困惑各级党委、政府的问题,在开展好“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试点”工作中,我县尝试性的将“扶贫、农、林、水、交通、文教、卫生”等部门项目加以整合、整村推进的方式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做法是:首先将下一年度各部门预争取的项目优先列入计划,各部门除上级的特殊安排外,原则上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地点;其次,对于以下达的项目,实施的主体依然不变,仍有项目部门去实施、去检查、去验收;三是将试点村的乡土人才资源加以合理配置和调度,我们很多的自然村都有自己的驾驶员、泥水工、木工等乡土人才,在试点村建设中,合理部署和利用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使建设成本降低,一方面又可以利用乡土人才“家乡人办家里事”的心理把住建设工程质量;四是将部分设备资源加以整合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如搅拌机等工程机械,我们采取了“村村互助、民村互助”的办法,由拥有机械的免费提供使用借此降低购设备或租设备的费用;五是除政府象征性的扶持外,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广泛发动群众捐款、集料,解决老百姓“要我做”的心理,将行动统一到“我要做”上来,引导农民群众自行投入,启动民间投资。

(六)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区域开展试点,调动工作容易地区群众的积极性,刺激工作难度大区域群众的参与性

试点的选择事关工作大局的成败,在我县开展“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试点”工作中,我们选择了工作难易程度适中,经济条件也适中的点来开展工作,这样条件好的区域和条件差的区域才有可比性,也符合扶贫攻坚“相对从难到易”和新农村“相对由易到难”的建设原则,即满足了项目需要的双重性,又解决了工作中难题多、问题多的困难,这样更并于试点工作的开展。而且选择条件适中的地区建设,会给条件好的地方传递一种信息,你比我差你也能干我为什么干不了?这样从大局上可以减轻在发达区域建设新农村的宣传、动员、组织、政府投入等压力;另外选择条件适中的地区建设,也会给贫困地区群众做出一些榜样,我不足我要迎头赶上。因此,选择条件适中的地区建设,就好象一把“双刃剑”既划到了条件好的地区,又刺到了贫困地区的痛楚,这样更有利将“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持续稳步实施下去。

通过以上的实践,虽然我县的“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试点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样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以“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的建设过程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初探之时看似矛盾,但其实质并不矛盾,二者是互补的”。具体启示为:

(一)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并且有效启动了民间投资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是党对农村、对农民的又一件惠民政策,实实在在是造福于民的福利工程。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通过我县工程的实施广大的农村真实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群众从持观望态度,到看到一条条水泥路建起来,一座座民居房建起来,参与的热情也发生了剧烈转变。从刚开始的通知发动到妇女老少齐上阵,感人场景一幕高过一幕。另外由于政府自身的投资仅是一个引导性投资,看到建设中难度较大,老百姓自行组织召开会议,有的村采取一户人家凑3m3石子和3m3砂子,有的村直接就按每人捐100-300元的办法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单试点工作期间,农户的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已达800万元左右,扶贫投资1村仅15万元,新农村投资1村仅10万元、水泥100吨左右,但是却有效地启动了民间投资,增强了民间投资的拉动效应。

(二)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推进工程,改善了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我县由于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这些困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进展缓慢。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由于我们主要是围绕解决山区贫困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开展工作,通过项目的推动,所有试点村从村内道路、沼气、公共活动场所基本是一次性到位,彻底解决了多年来村寨道路越走越窄、路中坑塘越陷越深、路边垃圾越积越多的状况。目前老百姓基本已实现硬板路进家、沼气池进户、人畜分离的优良生产生活环境。

(三)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推进,奠定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

我县在实施此项工作中,紧紧抓住产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这个关键,采用了“政府主导、整合项目、连片规划、统筹建设、合力攻坚、各记其功”的办法,切实做到了产业项目建一个成一片,用产业发展拉动农村经济。仅过去一年时间,在试点项目区部署的核桃、甘蔗、烤烟、茶叶和膏桐等产业,得到了有效巩固和发

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做法和启示》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