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经验交流 > 正文

县供水管理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7/6/4

县供水管理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经验材料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供水企业
县供水管理局是提水工程的管理机构,属全民所有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主要承担全县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驻平大中型企业的供水任务。提水沿线设五级六站,总扬程534.085米,装机37台套,总容量29655千瓦,渠线总长47.65公里,日供水能力为15.5万立方米。下设13个单位,共有干部职工619人。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县供水管理局高度重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按照“构建新型的上下级和谐工作关系,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用关系”的原则,坚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耐心倾听群众呼声,为民多办实事,重点解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而确保了全局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供水局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局命名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山西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被阳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阳泉市总工会授予“四星级职工(代表)大会”、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和谐单位”、局属三泵站团支部被团省委命名为“省级青年文明号”、二泵站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狠抓“三个到位”,全面开展和谐企业创建工作
县供水管理局系统工会重点从认识、组织、责任三方面着手,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
1、认识到位。县供水管理局高度重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和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有效提高了创建工作的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2、组织到位。为加强对和谐劳动关系的领导,党委成立领导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基层各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为成员。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由系统工会牵头负责,具体负责集体合同签订、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等事宜,建立了党政齐抓共管,工会具体负责,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责任到位。为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县供水管理局实行主要领导一岗双责制,即: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和谐企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摆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四个重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1、规范制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⑴、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的基础上,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不断规范完善合同的相应条款,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出台了《关于合同到期续聘的实施办法》,经过认真考核评议,全局干部职工全部签定了聘用合同,合同签订率达到100%,进一步理顺了人事和劳资关系;在系统工会的精心组织下,与下属经济独立核算企业新兴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并随时关注和帮助企业的生产经营,保证集体合同的履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干部职工的工资总额由上年年人平均17000元增加到年人平均23000元,养老保险足额上缴;
⑵、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县供水管理局系统工会成立集体合同协商领导组,完善监督检查集体合同的实施细则。集体合同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签订执行。集体合同协商领导组每年不定期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⑶、落实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制度。以来,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供水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实现了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按时发放,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足额上缴,同时补交往年欠缴的各项费用350余万元。
2、健全机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
⑴、强化职工民主监督。每年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审议行政工作报告、财务和审计工作报告,保障职工的监督权。建立和推行了党政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包点联系制度,重点对影响全局稳定发展和基层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⑵、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县供水管理局系统工会坚持民主管理、狠抓企务公开工作,坚持以公开促工作,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赢民心,重大事项和决策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进一步完善了《工程建设及维修项目实施办法》和《来客接待及招待费用实施办法》等制度,局属各单位均建立了企务公开栏,每月将财务收支、工资福利、材料购买、伙食盈亏等情况予以公布,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
3、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⑴、按照上级工会组织要求,做好困难职工的建档工作。基层各工会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准确了解困难职工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到不重复、不漏记,情况准确,全面掌握困难职工情况;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完善了大病医疗有关制度。在“两节”和其他节日,系统工会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对困难职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精神上鼓励,物质上资助,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和集体的关爱之情;
⑵、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激发职工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坚持举办一年一届的职工体育运动会,每年“五四”、“七一”和国庆节期间,都举办不同类型的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全系统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每年10月下旬,为全局干部职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将妇女的“四期”保健列为检查的重点项目,聘请专家为女工普检,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措施,切实关注和改善民生
系统工会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原则,积极争取党委支持,努力改善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逐步走出了一条关注民生,关心职工,依靠职工共谋发展,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道路。
⑴、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大职工的劳动保护投入。筹资20余万元为全系统干部职工统一定制了防静电工作衣、工作鞋,使职工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⑵、多方协调筹措资金近100万元,配备了两辆职工接送车,有效改善了基层员工的乘车环境。合理调整了沿线职工的工作时间,使岗位离县城较远的干部职工无法照顾家庭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⑶、针对基层沿线单位厂房、食堂漏水严重,办公场地及职工宿舍不同程度破损等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逐步修缮,在夏季就为基层单位备足了冬季用炭,同时对供热实施进行了更新及维护,供暖质量较历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基层各单位修建了浴室,配备了高标准的洗浴设施,努力为基层沿线职工营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⑷、按照县委实施“三城同创”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水源地安全卫生工作力度,本着节俭、美观、卫生的原则,对机关及基层单位的整体环境进行了全面治理,治理工作中坚持厉行节约,修旧利废的原则,尽量利用现有资源,整体环境面貌一新,绿化面积达到了60%以上,大大提升了对外形象,基本实现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的目标。
三、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的几点启示
1、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加强管理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劳动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和个人联系的纽带,也是双方利益得以保障和实现的基础。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就业是与社会相联系、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而劳动关系状况决定了就业的质量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所以,从各方面来讲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民主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工会组织要深入研究职工的所想所思,调节好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的桥梁,注重把“情感维权”融合于企业发展之中,坚持与完善职工代表大会,落实企业平等协商的集体劳动合同制度,并以此为基点,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保证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培育职工忠诚企业的理念,增强职工对企业的感情,激发其强烈的归属感。
3、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营造企业团结和谐的发展局面。一要做到超前参与的原则,积极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摸清职工的思想动态,重视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配合党政把企业矛盾化解于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要重视预防为主、加强监督和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企业的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规章制度落实情况,集体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督促,排除各类隐患,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保证集体合同的持续履约和兑现。
4、充分发挥工会组织送温暖、定向帮扶、定向解困的作用。企业工会要根据不同帮扶的对象,建立多层次的帮扶长效机制。(1)建立和完善以“送温暖”工程为核心,突出帮困扶贫的生活保障机制,积极为职工排扰解难,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责任人,第一报告人”;(2)、建立职工困难户档案、成立“企业职工困难补助基金会”、以及开展“结对子、一帮一”送温暖行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3)、建立完善的协调和服务功能,及时掌握信息,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公益援助和志愿者活动,弘扬社会美德,形成长效的帮扶机制,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5、选准活动内容的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实际性贴进实效性,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架设精神桥梁。如在组织“创争”活动中,要注重挖掘职工个人的潜能,使人人争当智能型职工,在生产经营上有所创新。通过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满足广大职工的各种精神需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确立“强企报国、造福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敬业精神,激发职工参与企业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县供水管理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经验材料》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