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应用文档 > 新闻通讯 > 正文

新闻报道中的隐蔽性误差分析

新闻通讯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1

新闻报道中的隐蔽性误差分析

新闻报道中的隐蔽性误差分析
最近和几个朋友聊天时,无意中谈到铁路提速后部分线路开通了新型特快列车。一位朋友高兴地说,新型列车的服务特别好,尤其是厕所,不仅干净还备有卫生纸;另一位朋友则不以为然,说新型列车上不仅有电视和电话,还有高级餐厅和酒吧,搞得像个星级宾馆,太奢侈浪费了;第三位朋友则认为新型列车与一般列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了很多新技术。

笔者在追问中发现,这三位朋友其实都没有乘坐过这种列车,他们对新型列车的了解来源于三篇刊登在不同报刊上的新闻报道。由此引发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事实误差,导致对同一个报道对象的表述出现差异;二是受众在阅读新闻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在脑中将新闻事实还原为生活事实,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误差。这两种误差通常不容易被发现,笔者把它们称为“隐蔽性误差”。下面结合三篇报道,对这两种隐蔽性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新闻报道中的事实误差

引起这种隐蔽性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记者的偏好、经历可能影响其对客观事实的体验。面对同一事实,不同记者的感受可能是不同的。


笔者特意对上文提到的关于新型列车的三篇报道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它们分别刊登在去年10月10日至12日的《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和《解放日报》上。

《北京晚报》的记者把新型列车形象地比喻为“星级宾馆”,花了较大的篇幅来描述列车的各项先进装

备,如“温度可自行调节;每个包房都装有列车电话和呼唤按钮,高级软卧配备独立卫生间;装有数字化视听设备,通过液晶电视可收看12套列车闭路影视节目”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以铁路部门向旅客作出的“及时开启厕所”的承诺为切入点,突出报道了提速后铁路部门为改善列车服务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解放日报》的记者则重点报道了新型列车上采用的新技术,如“为了减少列车开动时的震荡和冲击,车下安装了新型转向架和空气弹簧,避震效果明显增强”;“为加强防火安全,车体全部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非金属材料;每节卧铺车厢内还装有自动火灾报警装置”等。

不难看出,这三家报社的记者采访的虽然是同一列新型特快列车,写出来的报道却存在较大的差别。《北京晚报》记者感受到的是新型列车的舒适和方便,《中国青年报》记者感受到的是列车上的优质服务,而《解放日报》记者感受到的却是新型列车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记者总是倾向于报道那些自己认为是重要的或感兴趣的东西,由于每个记者的感性体验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偏好和经历不同,有时会导致对事实的把握不够全面,在报道中只反映出部分事实,从而产生误差。

第二,记者的理论功底将影响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深度。客观事实在从混沌走向萌芽,再达到成熟的过程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实的外部形态比较容易把握,但要作出深入的报道,则必须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透过纷繁芜杂的形态发现事实所处的状态,揭示事实的本质、预测事实的运动趋势。

在上面的三篇报道中,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最为深刻。中青报的记者没有把视线局限在新型列车身上,而是把它与市场竞争的大背景联系起来,通过新型列车的“厕所服务”使读者认识到火车提速、增开列车、改善服务等都是铁路部门面对市场竞争采取的应对措施。

任何记者的经验和经历都是有限的。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弥补记者直接经验的不足,帮助记者揭示出事实的本质。假设一名生长在城市的记者a和一名生长在山村的记者b同时来到记者b的家乡,发现山村用上了自来水,那么记者a可能会感到非常新鲜,而记者b则可能非常感慨,并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价值。因为记者b不仅知道今天用上自来水的事实,还知道当年要到很远以外取水的艰辛。记者b对客观事实意义的认识要比记者a更有深度。但如果记者a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深入洞察这个事实,就会去进一步调查这个山村以前的用水状况,用上自来水这件事情是否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可能。与记者b相比,尽管记者a没有在缺水地区生活的经历,但通过对事理的分析,一样达到了对该事实的全面把握。

二、新闻事实被还原时产生的误差

受众通过各种途径收受到新闻后,会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在脑中将新闻事实还原为生活事实。记者总希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事实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并期望在受众脑中还原成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场景,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然而,对同一篇新闻,不同的受众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原出的事实就不尽相同,影响了新闻传播效果。这个过程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受众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会影响对事实还原的真实程度。对于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经常乘坐飞机和空调列车的读者来说,一篇报道新型列车的新闻,即使没有照片,几十个字的简单描述就可以令他很容易地想象出新型列车的样子。而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坐过火车的农民而言,无论多么详尽的描述恐怕都很难令他的头脑中出现新型列

车的真实形象。因此,对这类新闻,不同媒体应根据不同的受众情况来决定报道的详略以及是否需要配发照片等。

第二,受众的心理和文化习惯会影响对事实本质的还原,即受众的认识与事实的本质是否一致。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考虑受众的心理特点。例如,一家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农民,在对新型列车的报道中,如果一味强调该列车是如何豪华、设施如何先进,那么可能会给受众造成奢侈浪费的负面印象;相反,如果在报道中强调增开新型列车是铁路部门的一项改革措施,目的是为了分散客源、改善拥挤状况、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一部分高收入群体的需要,那么在这些受众脑中还原出的事实可能就会更客观,更符合实际。

文化习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定的文化习惯可以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把异邦的文化习俗引入新闻报道,会造成受众的心理逆差。在国外,每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新闻媒体会刊登一些无伤大雅的假新闻来开玩笑,“被愚弄”的受众会哈哈一笑了之。可是,如果把这种风俗引入我国的报刊,收到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多年前,《中国青年报》曾就此做过这种尝试,用很大的版面报道了几则“愚人节新闻”。虽然《中国青年报》在刊登时注明这几条新闻是假新闻,但仍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严重偏离了记者和编辑的初衷。中国的受众没有“愚人节”这种文化习惯,认为报纸上的报道就应该是真事,从而将此信以为真。

第三,新闻的传播频度和力度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完整性的还原。根据事实的复杂程度和时间跨度,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可以分为一次披露、二次披露和多次披露三种。对于复杂的、时间跨度较长的新闻事实往往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跟踪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对于一个事实的报道可能是完整的,但报道力度和详略不同会影响受众对完整新闻事实的获得。以美国媒体对李文和案的报道为例,关于李文和的被起诉和被审讯的过程,以及美国情报人员对李文和捕风捉影的指控,西方媒体给予了高强度的报道,而在事后查明并没有确切证据的时候,西方媒体却又仅仅给予了很小篇幅的报道。虽然媒体可以自称完整报道了事件的整个过程,但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获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大部分受众注意了关于李文和有罪的论述,而没有注意到后面关于李文和无罪的报道。

掌握隐蔽性误差的成因对于提高新闻真实度是大有裨益的。为了在新闻实践中尽可能消除隐蔽性误差,记者必须不断丰富生活阅历、加强理论和专业学习,了解受众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报道方式。

新闻报道中的隐蔽性误差分析》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