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应用文档 > 常用公文 > 正文

县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

常用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7/1/22

县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

县流域水土保持
项目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板桥沟流域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县城25公里。流域南北走向,属渭河流域汤峪河一级支流。流域南北长7.2公里,东西宽5.9公里,总面积42.39平方公里。该流域地形起伏较大,大致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高度在800—1700米之间,900米以上大都为丘陵沟壑区,沟壑密度为1.6km/km2,山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70%以上,900米以下黄土残塬区。土壤以黄绵土和褐土为主,缓山坡地带的农耕地土壤大多为黄绵土。该地带土层薄,林木茂盛,植被较好,植被有刺槐、漆树、椿树、雪松等林木及杂生的蒿草、荆棘等灌木,据统计,现有林地276.86公顷,草地40.15公顷,占流域总面积7.5%。
板桥沟流域属汤峪镇行政辖区,涉及上王村、楼观塬村和闫家堡村三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共0.59万人,农业劳动力0.29万个,耕地685.32hm2,人口密度253人/km2,农业人均耕地0.13hm2/人,农业人均产粮421公斤,人均年收入1141元。
板桥沟全流域面积42.39km2,人均土地面积0.43km2。土地利用结构为:耕地面积685.32hm2,林地面积276.86hm2,草地面积40.15hm2,水域面积69.38hm2,其它用地137.43hm2。土地垦植指数为34%,森林覆盖率为14.1%。土地利用程度为:土地利用率77%,复种指数153%,水面利用率81%。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农业机械拥有量6.30马力/hm2,化肥使用量1.12吨/hm2,投劳用工量239工日/hm2,水利化程度为60%,土地集约经营程度相对全县较低且差别较大,塬区、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和水利条件远低于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经济效果:单位面积产量5811公斤/hm2,单位面积的总产值3486元/hm2。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人们有目共识的。它直接破坏着当地水土资源,蚕蚀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使土地脊薄,土质恶化,土层难以熟化;不能抵御自然灾害,大量泥沙下泄,使河道淤积,水库报废,形成洪涝灾害,危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岩石裸露,植被难以恢复,气候变异,使当地生态环境失衡,生态体系失调,自然灾害增加;使农、林、牧各业比例失调,生产力、生产水平下降,制约着农村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历年来人们对水土流失灾害一直进行着不懈的防治,但是都没有形成规模,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由于水土流失,大部分陂塘被淤积报废,部分水库由于淤积不能蓄水灌溉,曹南沟水库、芋园沟水库、西凉阁东、西库都由于淤积而报废。引起山洪暴发,农田被毁,村庄淹没。人为因素水土流失逐年升级。开发资源者不注意保护水土,“急功近利”,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水保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谁治理,谁受益”的方针需要进一步在广大农村宣传、落实。
二十世纪未,江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再造山川秀美大西北”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我县水土保持工作遇到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治理方向和治理措施。项目区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km2,降低土壤侵蚀成度为: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840t/km2·a降为380t/km2·a。年保蓄的地表径流量可达到640万立米。治理程度达到90%,
治理方向为提高基本农田面积和发展经济林果,治理荒山荒坡,稳定和发展水土保持林。
在措施布局上,以浅山丘陵和黄土残塬为治理重点,按小流域分期治理。在一、二级土地上主要以平整土地,提高水利灌溉条件,发展基本农田为主;在三级土地上主要修建水平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在四级土地上以发展林果地和水平阶地为主,在偏远地区发展林果和乔灌林为主;五级主要发展水土保持林,要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以治理沟道,塬边为主,适当修建蓄水池工程。对重点监督区建厂、开矿、开石、取土等建设项目要依法进行水保措施治理监督,主要以拦碴、拦泥等防冲、拦蓄措施为主,在预防区要巩固治理成果。维护已有治理措施。
各项治理措施规划如下:
梯田640hm2,占治理面积20.0%,
经济林820hm2,占治理面积25.6%,
水保林980hm2,占治理面积30.6%,
种草440hm2,占治理面积13.8%,
水土保持工程24处,其中修建淤地坝14座,蓄水池10座,生产道路21公里。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流域内重点治理面积32km2,工程建设共需资金649.3万元。其中基本农田需投资328.6万元,水保林经济林需投资236.3万元,工程措施投资52.2万元,种草投资32.2万元。
工程总投资概算为649.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51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群众匹配89.3万元,主要为补植树木、种草、蓄水池工程投工。
五、项目建设年限
该工程规划从至三年完成。共需投资649.3万元。其中共投资246.2万元,共投资214.1万元。共投资189.0万元。
六、效益分析
1、基础效益分析
蓄水保土效益是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将降水、地面径流和土壤保持在某一限定地段,变害为利取得的效益。本次规划封育治理面积32.0km2。实施本规划后,由于林草的水源涵养作用,每年保蓄的地表径流量可达到120万立米,有效地补给了地下水资源。
2、生态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是指通过水土保持措施作用,改善和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由此而产生的效益。实施本规划后,每年减少泥沙7800t,按每吨泥沙有机质含量5公斤计算,每年减少有机肥损失3.9万公斤。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为330t/km2·a。根据实施区域的自然因素及地质条件,桥木林年生长量为0.185立米/亩;灌木林生长量为890公斤/亩。林草被覆率可达到60.0%。
3、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我县农业生产活动趋于合理化。产业结构得到合理有效的调整,不仅大大促进我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进一步保障了交通、工矿、水利和城乡建设的安全,减少了各种自然灾害给群众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三年治理,从客观上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形成局部良性循环小气候,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思想上将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从而自觉维护和加强了生态保护意识,为全县进一步实现山川秀美做出表率。
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一、项目背景
1、农村饮水概况
县地处陕西关中西部,秦岭山北麓。辖区内地形地貌错综复杂,秦岭脚下由西向东为浅山丘陵地形,约占全县版图面积的1/4,绵延其下为被七河切割的九道指状黄土梁塬。全县辖10个乡镇,155个行政村,8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7.34万人。
县因受地形限制,塬区和丘陵山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历史上塬区主要饮用窑水和涝池水;丘陵山区主要饮用涧溪水;自古以来,大部分地区群众饮水困难,一些地区由于水质问题,地方病蔓延,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多年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县上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采取蓄、引、提、打井等各种办法,修建了一批人畜饮水设施。截止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200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7.57万人,建成的人饮工程类型泵站20处,新打水源井138眼,自压引水工程8处,共修建蓄水池(水塔)190座,铺设输水管道695公里。这些工程建成为吃水困难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受到一定污染,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经过调查统计,我县农村目前存在吃水不安全问题的人口还有99761人,分布在我县10个乡镇,108个行政村,320个村民小组。
2、农村供水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建国50多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并予以高度重视,投入巨资加强人饮工程建设。特别是从1995年开始,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旨在专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甘露工程”得到了全省人民尤其是缺水地区群众的积极响应。作为专项投资,它具有严格的审报、批复、设计、施工、验收等运作程序。我县从1996年开始至底,全县利用“甘露工程”项目共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63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74万人,建成的人饮工程类型分泵站20处,新打水源井80眼,自压引水工程8处,共修建蓄水池(水塔)63座,铺设输水管道317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1627.03万元,其中省、市投资441.04万元,县级落实配套资金38.12万元,群众自筹1149.87万元。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我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彻底解决好,真正为饮水困难地区人民办一件实事。因此,我县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人饮解困项目”,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32处,项目涉及10个乡镇,132个行政村,244个村民小组,新打机井65眼,新修水塔63座,蓄水池34座,铺设饮水管道326公里,解决饮水困难人口8.97万人,完成项目总投资128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25万元,群众自筹563万元。这些工程建成使全县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及调查的目的
饮水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央领导极为重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活用水提出了很多好的政策和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对农村饮水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决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水。”目前我县还有许多村组存在饮水困难,还有许多村组饮用的是污染水,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工作的重点就在农村,就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而饮水问题是首当其冲,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中国的小康。因此,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已势在必行,真正体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安全饮水得到保障,对于加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业将蓬勃兴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并带动农业、旅游、交通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奋斗目标,加快我县实现“旅游大县,经济强县”宏伟目标的步伐。
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摸清农村供水的现状和供水工程基本情况;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极其成因和危害,重点摸清饮水水质存在严重问题和饮水特困人口数量极其分布情况。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指导,以便在今后的统筹规划中,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解决,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消号一处。
二、调查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1、调查的内容
对全县10个乡镇155个行政村从供水工程现状、饮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及水源保证率等方面全面调查。
2、调查的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本次调查由县水利局具体负责,成立由主管局长任组长的农村安全饮水调查领导小组。各乡镇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本乡镇的调查工作,乡镇水利站组织技术人员具体实施,逐级上报,逐级负责,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调查过程
3月28日,县水利局、发展计划局、卫生局联合召开了农村安全饮水调查工作安排会议,各乡镇水利站站长参加,会议部署安排了调查工作的相关事宜。3月29日开始对全县10个乡镇全面展开调查,统计从1996年以来通过甘露工程、以工代赈、人饮解困和扶贫开发等各种形式解决了的饮水人口和待解决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各种形式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分布情况,各乡镇于4月5日将调查结果上报县水利局,由水利局审核后进行汇总。同时,水利局和卫生局在全县各乡镇采取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做到全面掌握全县农村饮水现状存在的各种水质问题。
三、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调查成果
1、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率及自来水普及率
底,全县农村总人口273366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受益人数达到175718人,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173605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4%,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107个行政村。
2、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1)工程数量与受益人口
我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200处,受益人口175718人,其中按水源分为:引用地表水的工程9处,受益24262人,抽取地下水的工程191处,受益151456人;按供水方式分为:供水到户工程197处,受益166290人,集中供水点工程17处,受益9428人;有净化设施的工程3处,受益4793人,无净化设施的工程197处,受益170925人。
(2)供水方式与受益人口
我县集中式供水工程分为两种形式,即供水到户和集中点供水。其中供水到户工程197处,受益人口166290人,集中点供水工程17处,受益人口9428人,使我县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
(3)水源水质与供水水质
我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大多数采用地下水源,但还有部分村组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饮用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本次对各乡镇的供水水质抽验结果表明,汤峪镇上王村、闫家堡村、营头镇的第二坡村和齐镇的南寨村饮用水存在氟超标问题,其他乡镇不同程度存在总硬度、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指数、总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的问题,尤其是青化乡的李家庄、槐芽镇的保安堡等村水质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县农村的安全饮水还存在严重的隐患。
(4)工程管理
通过调查了解,我县建成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大多是以村或组为单位,因此,管理模式为集体性质管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以受益村组自行管理为主,一般设管理人员1—2名,水费大多采用计量收费,也有实行按人收费的,由于粗放型管理,造成部分工程失修严重,水价居高不下,用水户意见较大的被动局面,对定期水质化验也就无从谈起。
3、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
(1)有供水设施
我县农村目前分散式供水人口共有97648人,且全部为手压井和浅土井取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严重,存在污染严重和细菌指标超标,抽样结果也表明有氟超标和细菌指标严重超标。
(2)无供水设施
我县农村目前基本不存在饮水无设施现象,但在沿山几个乡镇存在设施极为简陋的问题,这些村组饮用的大多为涧溪水和山泉水,秦岭北麓沿山地带的地表水饮用区涉及青化、横渠、汤峪、营头、齐镇等5个乡镇的21个村,饮用的山涧沟溪来水,这些水水质较为干净,但微生物含量大,大肠杆菌超标三倍以上,群众只是进行简单处理或不处理,因此生活卫生状况较差。抽样结果也表明:细菌微生物超标严重,对人体危害较大。
四、水资源现状及保护
1、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质状况分析
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及渭河川道区,水资源总量4.5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3.4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12亿立方米。建国以后,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项目区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项目区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全县现已建成的各类水利工程2563处,其中水库4座,陂塘54座,打配机井2418眼,抽水站87座,水利设施面积达到36.08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35.78万亩,修建人饮供水站170多处。水利工程年供水量7857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095万立方米,农业用水6538万立方米,乡镇及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用水224万立方米。
我县农村生活用水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总体现状是:水资源短缺、水质较差,污染严重。对水资源未能实施有效的统一管理,其中秦岭北麓沿山村组,地下水贫乏,主要饮用沟道水,其他川、塬地区均饮用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为解决农村生活饮水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甘露工程、人饮解困、氟改水以及以工代赈、扶贫等项目,解决了部分饮水困难,但是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却极为严重。秦岭北麓沿山一带饮用的沟道水以及大部分村组饮用的浅层地下水,水质硬度、矿化度、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指标严重超标,许多污染水水质还含有许多其他有毒物质,且有苦、涩味,一部分地区饮用的是高氟水,其中氟含量高达3.8mg/l,直接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
2、水资源保护规划及措施
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重点要抓好两件事:一是饮用水源的保护,二是排污总量的控制。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我们的工作要在保障水安全,建设水景观,修复水生态,发展水文化方面有新的进展。因此,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根据水源类型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存在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和污染源。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督、监测体系,水质信息向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
五、解决饮水问题的成功经验极其典型事例
1、解决饮水问题的政策和办法
党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我们要结合一号文件的贯彻执行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认识,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我们要坚持按照建一处、成一处、发挥一处效益的总体思路和原则,认真按照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加强管理,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解决一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学习过去的先进经验,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逐步解决我县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2、解决饮水问题的典型案例
通过人饮解困项目的实施,使黄西庄、高庙、新寨等一批贫困村组解决了长期以来吃水难的历史,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氟病防治改水工程建设中,解决了汤峪镇的屈刘堡、潼关寨、羊仓堡、井沟等村长期饮用高氟水的问题,有效遏止了地方病的发生和蔓延,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六、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分析
1、饮用水质超标问题
我县饮用水质超标主要是高氟水和污染水。氟水主要是指水中氟化物的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中氟元素主要存在于地层深部,由于地壳运行,酸性侵入岩浆,岩浆的活动,氟被带到地层浅表,多以氟化物形式存在于花岗岩中,在水解或溶解作用下氟盐或氟硅酸盐矿物的分解会导致水中氟含量增高。污染水主要表现为肉眼可见物、总硬度、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等超标,不符合人饮水质标准规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一方面使残留于地面的有害物质经地表水流注入河流,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部分有害物质随入渗水量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沿沟坎大量排放,经地表水下渗,从而污染了浅层地下水。高氟水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浅山丘陵的山区地带,污染水主要分布在渭河川道地带。
2、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通过甘露工程、人饮解困、氟改水等项目解决了农村一大批人畜生活用水困难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村组因工程及水源问题导致用水困难,急需解决。秦岭北麓台塬区,群众生活用水大多为家庭自备土井取浅层水或是引用山沟涧溪水,近年来,由于干旱影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多数土井已干枯报废,河道涧溪在枯水期无法保证水源,群众吃水极为困难。
3、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县早期建成的人饮工程,由于当时投资较小,加之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只是简单的解决了一时的生活用水困难,没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水源保证率、饮用水质是否达标方面考虑的不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河源干枯、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4、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县部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较早,由于当时工程建设标准低,加之建设与管理脱节,产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无公共积累,没有做到建管并重,造成国家投资国家建,坏了还要国家管,部分抽水机电设备被盗、建筑设施损坏、工程老化失修,蓄水池渗漏、管网堵塞或渗漏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5、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运行管理方面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村组缺乏有效管护措施,只用不管;二是水费收缴不到位,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三是无公共积累,缺乏维修改造资金,将希望全寄托在国家投资上。
6、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长期的、统一的规划,造成工程分散且规模较小,其次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再次是宣传不到位,没有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维护水工程。
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1、技术思路
水是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的基本权利。水源是饮水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兴建饮水工程要充分分析和勘察论证,确保水源长久保障。在规划中要做到三个坚持:①坚持根据水源条件、地形地貌特征等综合因素,以小工程为主规划机井、泵站、自流引水等工程措施;②坚持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调配,根据缺水区群众居住情况,规划集中连片供水或分散供水;③坚持饮水工程建设与缺水区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相协调,确保其充分发挥效益。
秦岭北麓丘陵区以引用沟道水、涧溪水和地下截渗水为主,建设时要充分分析截渗引水坝前的集水流域面积、气象资料、植被状况、水质标准等,分析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供水保证率,确定最可靠、最经济的水源作为饮用水水源。塬区及川道区以凿取地下水为主,建设时要充分分析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采用优良水质作为饮水水源。
2、建设管理思路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要依靠国家投资、群众自筹、投劳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完成,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有关农村工作的政策,符合群众的意愿,另一方面要国家对项目及资金管理方面的要求。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人饮工程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尊重大多数群众意愿,确保自筹资金和劳力到位,促进工程建设。②强化项目管理,加强项目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建设的领导,依据《农村人饮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项目实施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一个得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工程建设要实行项目负责制、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指令性工程,遏制“豆腐渣”工程。③建立规划设计体系,确保工程质量。严格坚持工程规划、设计审批制度,按照我县农村饮水工程设计实际,所有规划设计资料统一由有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工作,保证了工程勘测设计资料的质量。④加强资金监督体系,确保专款专用。在资金管理上,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实行财务报帐制度,逐批划拨,杜绝随意截留和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工程建设完工后,由审计部门对农村饮水资金进行监督审计,在过程通过验收合格、竣工资料齐全,管理制度完善以后如数划拨,确保专款专用。
3、投资思路
一是通过人畜饮水、安全用水、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小型水利、抗旱等项目资金以及民办水利工程建设,使全县符合“三个一”标准的饮水困难人口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全县农村人口自来水入户率累计达到85%以上。二是以安全饮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先进水利科技,加大投资力度,解决秦岭北麓及渭河沿岸高氟水、污染水等饮用水水质不安全问题,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农村生活标准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三是以兴建集中饮水工程为发展方向,提高工程综合利用率,逐步建立饮水工程专业化管理队伍,确保工程长久运行,确保水质标准和饮水安全。
4、运行管理对策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县、镇(乡)、村、组四级管理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责,并明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加强监督与管理。二是要完善管理房、闸房等工程管理及控制、保护设施的建设,从硬件上制约破坏设施、偷水漏水等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坚持依法治水,坚决打击偷水、破坏设施等违法行为。三是确定合理的供水水价,确保工程管理运行和发展改造资金。属于村组自行管理的工程,可由受益群众共同讨论制定水价,乡镇审核,县水利部门审批;属于营利性供水工程,由管理单位核定水价,县水利部门审核,物价部门审批。四是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水工程管理的新思路。以用好水、管好水为目的,实行工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权利,对工程管理进行监督;通过拍卖、承包、租赁或联户经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确定工程管理人员,按照协会规定的管理制度、水价、操作规定进行管理。五是要建立工程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水价的合理使用,保证工程正常运行。
5、行业管理建议
解决水的问题总体来讲规划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管理是关键。水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一是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体制,对水的综合管理功能才可能实现;二是对水的管理不能单纯的依靠行政手段,也要建立市场调节机制;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来维护水工程,共同监督水污染问题。
八、审查评估结果
本次调查从领导重视程度、成立组织机构、时间安排上都是以往所没有的,对全县10个乡镇155个行政村落实责任人,逐村逐组调查统计,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逐一调查,调查结果逐级上报,逐级负责,最后由县农村安全饮水调查领导小组汇总,并对各乡镇的上报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县卫生局在各乡镇采取有代表性的水样进行化验分析,真正掌握全县各乡镇的饮水水质状况。以上措施充分说明本次调查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杜绝作风不实,出现隐报、瞒抱和编报的现象,用科学的调查方法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水质化验结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县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