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常用范文 > 模版范例 > 正文

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教学中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31

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第3页

也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学生在汇报与交谈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谦逊的态度、积极的精神参加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去表现一个个美丽的自我。 ③在活动教学情境实施过程中,创设实践氛围,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情感。 在活动中,如: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情感受到尊重,心理的满足会不断加深其对规章制度的理解,从而坚定不移地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南,成为一种信念。一个学生如果有了某种信念,他就不需要外界的任何监督,在所有情况下都会自觉地按照这种信念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一位同学讲,他非常喜欢小橡皮,一开始不敢去买,生怕售货员态度不好。一次,他买了一块草莓味的,同时又发现芒果味的很好,也想买,售货员又给他拿了一块。他连忙说:“谢谢”。售货员阿姨见他很有礼貌便又给他拿了几块,并嘱咐他不要着急,慢慢挑。他非常感谢这位阿姨。商场的宗旨是“顾客就是上帝”。今天,他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上帝一样的待遇”,体验到“上帝礼遇臣民,上帝才会有上帝的感受”,领悟到了“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的人生哲理。 3、课后生活体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往往重视了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而把课后的生活体验给忽视了。实际上,在学生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深化、体验,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一发挥整体功能,促进知行的和谐发展。 ①延伸到家庭中 课内实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实践活动都无法当场在课堂上实施,因此需要延伸到家庭里去完成。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每个人在社会上奋斗的港湾,所以结合品德课教学内容,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的爸爸和妈妈》,可邀请家长们也一起参加,通过多次与父母的互动,如:画爸爸妈妈的手、介绍触摸爸爸妈妈手的感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与爸爸妈妈亲近,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在课后教师对学生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不影响父母休息2、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端饭、洗碗、扫地、学做饭等等3、学习上不让父母操心。为了能和家长进一步沟通,设计如下一张表格:中心小学“关心父母”情况调查表:班级: 学生: 日期具体事项家长签署教师签署

总体评价: 自评: 家长评比: 教师评比: 学生在一个星期之内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任课教师。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关心体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的习惯。 ②延伸到少先队活动中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而活动的本质内涵就是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完成体验。在设计少先队活动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趣味,在体验中调动队员参与积极性 体验是队员的内心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育者的责任是调动队员的积极性,让队员自觉地“我要体验”,而不是“要我体验”。对于队员来说,没有趣味的活动,便没有吸引力,更难以激发他们参与的主动性,还会影响到少先队的感召力。因此,辅导员在设计队活动时,应注意“趣味性”,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各种活动。如:“小小跳蚤市场”活动,就非常符合这一点。一开始,老师还有些担心,生怕平时胆小的同学在活动中“动”不起来。但在活动中,出人意料,他们竟也大大方方地做起了生意,招揽顾客,介绍商品,俨然一个小小生意人的样子。活动后的调查显示:队员对这次活动非常满意,原因是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可以放开手脚,不受约束,自由飞翔,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且表示非常愿意再次参加类似活动。 第二、自主选择,在体验中培养队员的创新能力 我们应提倡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活动自己评,充分考虑不同的年龄阶段队员的要求和特点,依据活动的主题,让队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的形式。如在“小小跳蚤市场”活动中,队员愿意经商的经商,愿意当顾客的便当顾客,同时市场管理员、税法宣传员等也是自愿报名参加。 让队员们“动”起来,即活动过程中队员们是自主的,整个活动都是队员们自己动手动脑的结果。如在中队活动中可以布置一个休闲吧,队员们自己从附近小店借来了烤香肠机,自做柠檬茶等,由于休闲吧设在教学楼四楼,队员们考虑到“地段”不好,为了吸引顾客,队员们群策群力,为女同学免费提供了跳舞毯,为男同学免费提供了益智游戏机,整个休闲吧集休闲、饮食、娱乐为一体,生意兴隆。实践使队员们增长了见识,遇到问题时队员们积极动脑“想”,乐动手“做”,充分发挥了自主精神,也品尝了创新的快乐。 第三、无形渗透,在体验中培养队员良好的品德 良好的品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说教就能凑效的,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不断体验,逐渐养成。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对他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也许,别人说上千遍万遍,也抵不上自己亲自做一遍。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难忘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激发美好的情感,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 例如:在“贫富宴”的中队活动中,通过把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种宾客,并让他们享受不同的食物的活动,使队员们明白:目前世界上能天天享用精美食品的人数仅占14%,能过上中等生活水平的人数只有26%,还有60%的人能维持温饱就算不错了,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每年饿死的人高达1400万至1900万!”我们现在虽然富了,也不能随意浪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应该继承发扬。 ③延伸到社会中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这样的教学是死的,它无法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所以,品德课必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们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检测他们的道德行为,培养实践能力,也是促进学生知行进一步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点:课后实践,深入生活,培养学生能力。 品德教育效果不理想之一就是学生的言行不一致。其实,我们在课堂中传授的道德知识不可谓少,学生的本质也是美好和善良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道德实践,再加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种尴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体验出发。引导他们反思、提高、创造自己的生活,把课堂的品德学习和现实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习《走进市场》时,老师讲完了走进市场购物应注意的事项后,可以让学生带上钱去市场挑选一些自己需要的商品,并把自己在购物过程中作为一个小顾客的收获和注意事项,记录在小本子上,带回学校进行汇报交流。这种课内外结合的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活动,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第二点:开拓创新,深入社会,升华学生情感。 新课程标指出,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社会“大课堂”是品德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引导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真实社会,去体验社会中现实情境,了解社会中现实问题,印证品德教学观点。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热爱社会的道德情感。 如教学《走进社区》,教师可以将生活与课堂打通,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了解社区,在社会交往中去关心社区的发展,让生活为课堂服务;让同学们在课后进行“小走访”、进行“小分析”、并在老师指导下写出社区的变迁的“小报告”等等。激发学生对自己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四、结束语 提高新世纪小学品德课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小学生健康品德养成的需要。 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需要各种生活体验,人生就是一种体验历程。要想让学生通过品德课的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就获得生命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很难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做到的:一是通过课程渗透的方式传达生活体验理念,通过学习方式改变的方式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二是更需要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中感悟体会整个人生,从每天的生活小节入手,从每段日常对话中体味。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做起,把握自己的每一天,既具体、现实,又对口、适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每一天生活进行回味、反思与总结,体验圆满的人生历程,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21世纪已经向我们走来,21世纪是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世纪,人们必然有新的希望和梦想,让我们带着这份信念,带着这份责任,共同踏上追寻教学道德的漫漫征途吧!

参考文献:1、《教育与现代西方思潮》 赵修义、邵瑞欣 19902、《生活体验研究》 宋广文 等译 3、《品德与生活实施指南》 彭阳、林光耀 4、《体验新课程品德与生活》 邱孝玉 5、《陶行知教育论著选》 董宝良 19916、《论生活与德育目的》 胡林英 7、《小学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刘刚
让生活体验走进小学品德课教学中》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