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汇报材料 > 正文

镇联合工会工作报告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9

镇联合工会工作报告

镇联合工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联合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工作报告,请代表门审议。

一、过去的五年的主要工作

过去的五年,镇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镇联合工会抓住机遇,不断开拓前进。五年来,镇联合工会在镇党委和区工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镇改革开发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认真实践工会总体思路,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努力探索具有开发区特点的工会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几年来,随着全镇的经济发展,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日益提高,先进性进一步发展,镇联合工会围绕党的工作大局,积极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广大工会干部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一)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人阶级在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

镇联合工会坚持把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在改革开发发展稳定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和带头羊作用,作为工会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的根本任务。

第一、抓培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镇联合工会结合“三五普法”,组织干部职工对《工会法》进行专题知识答卷,共印发知识答卷500余份。一些企业也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参加答卷活动;有些单位不但积极参加答卷活动,还自己出题,组织职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由于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工会法》已深入人心,大家对工会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重建设,健全组织,夯实基础。贯彻落实《工会法》,首先要落实工会组织建设,这是开展工会工作的组织保证,修改后的《工会法》的颁布,为我们高质量地组建工会提供了法律保证。在组织落实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工会维权源头参与的力度,在改制企业中,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落实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建立。通过抓工会的组织建设,保证了工会组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第三、抓规范,完善制度,突出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主要是通过规范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签订集体合同等法律手段来实现。通过《工会法》实施和贯彻落实,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规范职代会制度,提高职代会质量。注重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2、规范集体合同制度,在强化可操作性上有新的进展。建立平等协商机制,签订集体合同,指导职工签订好劳动合同,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手段。我镇现有的企业基本上都签订了集体合同。凡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单位,都建立了平等协商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一是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二是协商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双方代表不仅能坐在一起研究集体合同文本的内容,而且,还能召开各种座谈会征求意见,组织职工代表讨论集体合同文本草案,对部分意见不一致的条款,经过协商能够达成共识。三是集体合同条款的可操作性明显提高。四是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比较规范,从文本的起草协商,各章节内容的确定,职代会审议的程序和签订的程序,到上报劳动部门材料的完备性和公开的程序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是通过签订集体合同,规范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积极为广大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工会发挥当联系职工全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显现

镇联合工会坚持在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把实施再就业和送温暖工程,建立互相互济职工保障体系作为团结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工会和广大职工积极支持和投身改革,体现了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宽阔胸怀,为推进再就业援助工程,结合镇的实际,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五年来共帮助安置人员再就业300余人次,培训就业人员400余名。推进送温暖工程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每年定向帮助区内困难职工家庭户,帮扶困难工人80(次),帮困资金达10余万元;配合医保制度改革,实施了职工住院、大病重病、退休职工住院和女职工特种重病等医疗互助补充保障计划,为职工发放互助医疗保险金。工会建立和完善了产业、地区和基层企业多层次的职工医疗互助组织,缓解了部分职工的就医困难,为医保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工会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把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作为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团结凝集在党的周围。镇联合工会把新建企业工会组建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组织体制、机构设置、会员管理制度和活动方式。至底,全镇职工入会率已达到40%。在社区和企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职工法律援助组织。工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转变思想作风,深入基层和职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创造特色工作;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协管力度;推进工会机构改革,改进工会方式,精简人员,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过去五年来的工会工作,我们深深感到,镇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刚刚起步,有一定的发展,是镇党委和上级工会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政府和区工会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结果;是工会工作者的心情劳动和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镇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联合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向各级党政领导、工会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四)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仍有不足。一是,《工会法》的宣传贯彻落实上如何继续深入持久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建立和健全工会维权机制,规范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只是刚刚接触,还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工作。三是在不同体制的企业中,如何处理好党委、行政组织的关系,摆正各自的位置,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镇联合工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镇制定的“率先在全州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依法履行工会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加强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建设,努力为广大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动员全镇职工为镇“率先在全州全面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工会的工作目标是:以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以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为主要载体,以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为主要手段,不断提高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努力探索和开创镇联合工会工作新格局。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是工会的政治优势所在,也是公益事业和工会工作艰苦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会全部工作,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善于把当的主张化为工会和职工的自觉行动,把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第二,要在健全镇联合工会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基层和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的工作力度,壮大组织,健全网络,在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会组织结构上有新的突破。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取得新进展,产业、行业和区域有机衔接的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健全。把大量产生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非正规就业组织等纳入组建范围,努力把工会组织覆盖到不同所有制企事业的所有职工。

第三,必须坚持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依法履行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的主要途径。依法维权,就要大力推进《劳动法》、《工会法》的贯彻实施,加大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建立健全维权机制,确保职工合法权益落实到实处,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第四、必须坚持密切联系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党的群众工作在工会中的体现。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深入基层,扎实群众,及时理解和帮助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时刻把职工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职工意愿的知情人,职工呼声的代言人,职工权益的维护人,职工发展的引路人,不断增强工会的凝聚力,把广大职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第五,进一步规范维权机制,提高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质量。加大建制力度,普遍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三方协商、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保护责任及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等各项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衔接配套的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

各位,同志们: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最可亲近、最可信赖、最可依托的职工之家。党的十六大签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镇联合工会新一轮的发展目标,为镇联合工会肩负崇高使命和承担历史重任,创造了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在镇党委和上级总工会的领导下,团结动员全镇工会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把镇早日建设成为黔西南州最大的工业区和新兴城市而努力奋斗!

镇联合工会工作报告》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