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正文

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3/8/21

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第2页

贷款在发放时就存在外部干预的因素,该贷款企业已破产倒闭,无偿债能力。结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基本特征是“损失严重”。分类认定档次为“损失贷款”。
三、信贷会计、信贷员对各项贷款逐户、逐笔进行核对。
四、建立新的贷款档案,包括登记五级分类台账、填制贷款五级分类汇总表、各类认定文本(表)、审批表等,分类归档,统一集中保管。
对每一笔贷款的形态归类,工作组在详细了解贷户具体的动态情况和与信用社具体管理信贷员认真研究后,才进行登记分类。因此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我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主要是准确性问题。“五级分类”既要求定性分析,也要求定量分析,由于信用社信贷人员的平均文化水平、观念、视野、业务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农信社又是初次推行甚至是初次接触“五级分类法”,分析判断难免出现误差,准确性难保百分之百。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杜绝主观故意,其次要通过对每笔贷款连续的、动态的分析,逐渐提高准确度、真实性,逐步修正技术上、操作上的误差。
五、严格验收,科学总结。
1、我们在信用社全部完成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具体业务手续后,又组织了人力认真自查一遍,自我验收,以科学的态度写出总结报告,对我社的“五级分类”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总结。
2、几点体会:
通过这次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实践,我们学到了新知识、树立了新观念,掌握了更前沿更科学的信贷管理模式,收获很大。
第一,更新了信贷管理理念。通过“四级分类”与“五级分类”的比较,我们看到“五级分类法”把对贷款风险的管理由事后变为事前,由静态变为动态,而“四级分类法”只是在贷款逾期后对贷款的风险和质量做出一种被动的事后统计,并不能使信用社在贷款风险发生前就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五级分类法”促使信贷人员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就要对自己放出的贷款进行全方位的随时跟踪管理。所以我们认识到贷款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监控和规避,而不是期限划分,这是管理理念的更新;同时管理方法也更趋科学,过去放出贷款即坐等到期收回之日,逾期就作记录,平时对贷户的跟踪监控不够,贷款放出后随机风险、贷户具体情况掌握不够,实行“五级分类”之后,信贷员再也不能在信用社坐等了,他们必须经常巡视贷户,掌握信息,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使信贷管理方法更加细致科学,对信贷人员的素质提高也大有益处。
第二,掌握了贷款的真实状况。根据我蒲城信用社贷款的分类结果,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贷款余额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占比分别为%、%、%、%、%,户数分别为户、户、户、户、户。
第三,加强贷前管理成为重点。虽然我们完成了从“四级分类法”向“五级分类法”的转变工作,但不能指望所有信贷管理毕其功于一役,新的分类方法只是信贷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信贷管理是综合的、连续的工作,贷款分类本身不会提高贷款质量,我们必须利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科学原理和指导意义,发现存量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在最佳时点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而不会错失良机。同时还要用以指导新增贷款发放工作,在发放前应对贷户经营活动是趋好还是劣化、现金流量是否充足、是以来自哪方面收入为主、现金流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担保、抵、质押物是否有效等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判断,不至造成贷款收回时难度加大。。
七、政策建议
实行“五级分类”后,使许多贷款由过去的呆滞、一般逾期甚至正常状态转为损失类,加之历史和体制原因,造成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损失类贷款金额加大,包袱沉重,靠自身力量难以消化,也无力按照新的标准提取损失准备金。因此国家应在利率、税收、财政等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信用社的发展,如免征农业贷款营业税,适当减免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扩大税前列支范围,逐步提高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对农信社付出的保值储蓄利息给予补贴,人行再贷款加大力度、利率优惠等等,增强信用社“造血机能”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其发展后劲。
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