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总结报告 > 工作计划 > 正文

市文化服务业规划总体思路

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5/11/29

市文化服务业规划总体思路

文化服务业规划提纲
一、发展现状
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内设三个科,即文化科、体育科、行政科。下属单位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博物馆、体校、体育场、影剧院。体育场与影剧院已改制,局内编制7人,三名领导、三名科长、一名工勤人员。文化馆25人、市场办5人、图书馆11人、博物馆8人业余体育党校8人、新华书店8人。(新华书店国有独资)。
(一)、乡镇文化建设情况:我市现有2个街道、7个乡镇,25个社区、66个行政村、452个村民小组。全市总面积为2207、7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8、8万,其中,朝鲜族人口12、5万。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45%。
乡镇文化站现实有人数为7名,其中专职2人,兼职5人;45岁以下的4人,大专学历以上的2人;七个乡镇都单独设置文化体育站,有办公室的3个文体站,我市是中国朝鲜族最聚集的地方,朝鲜族人口占66%,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了加强民族文化工作,我们每年组织召开文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文化建设工作基本设想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市民族文化工作,经过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初步确立了集宣传、文化、科技、妇联、共青团、广电、体育、财政等为一体的“大文化”工作思路。几年来我们努力贯彻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和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州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大力加强以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为内容和方式的“四有”建设,结合基层民族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注意发展乡镇文化,有组织的和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先后涌现了富裕民俗节、开山屯民俗舞节、东盛涌老人节、朝阳村文化室等文化建设典型,使乡镇民族文化工作机制,得到逐步完善,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目标的实现,力争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乡镇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乡镇文化建设是乡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载体,是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做好乡镇文化工作,加强乡镇大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乡镇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乡镇文化工作,紧紧围绕乡镇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一是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把民族文化工作作为政府行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政策上优惠,逐步增加投入,并每年都要研究一致两次乡镇文化工作,为乡镇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多办实事。各乡镇党政领导把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作为发展乡镇经济的首要任务,提到重要位置。在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通过开展科技承包、举办村干部学习班、聘请科技人员和专家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收能力,二是注意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主导作用。各乡镇根据《龙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文体局“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注意发挥乡镇文体站的农村文化网络枢纽作用,把乡镇政府所属的文化体育设施统一归口乡镇文体站管理使用,并争取安排专职人员担任文体站长工作,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各乡镇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期间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争取每年搞一至二次大型活动,经常开展小型活动努力实现“32132”目标(即乡镇每年要举办3次以上单项文体活动,每年要举行2次以上广场活动,农村群众每年要看1场戏,参加3次以上科普活动,图书占有量达到每人2册以上),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加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通过大文化中心辐射,带动和活跃村、屯、家庭文化生活,适应农民的“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村级文化室建设,使之成为联接大文化中心和小家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城区内的文化设施有34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座、容纳3人的体育场一座,影剧院一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不断兴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已成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参加人数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文化建设,提升活动质量和管理水平,贯彻好吉林省“文化进社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我市《关于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活跃群众生活,密切邻里关系,增强社区活力,满足社区居民崇尚文明、健康向上、增长知识等方面的需求,形成健康向上、邻里团结、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城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市在城乡25个社区中建立文体专职人员。以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向深入民展。
二、总体布局与发展思路
根据延龙图一体化的龙井城市定位,为加快龙井经济建设步伐,将龙井市打造成为宜居宜游、风情锦绣、繁荣和谐、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新兴花园城市。我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总体构想,为做好实施此项战略的前期准备,我们提出以下发展目规划(布局)。
建设朝鲜族民俗风情区、朝鲜族民俗文化现代商业区、民俗文化表演区、“三山”文化体育休闲观光区等“六大功能区”的战略布局;民俗文化吸引力体系得到根本性优化;全市民俗文化服务设施数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改善;民俗文化效益明显提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朝鲜族民俗风情区:位于东盛涌镇和延吉交界,该区人口发展规划为1.6万人,建设用地面积1213公顷,总投资6.8亿元。该区以海兰江为界,以田园生态式为基本风格,突出朝鲜族饮食、居住以及生产生活的文化特色,主要规划设计四大功能区、30个景点。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包括朝鲜族迁入史馆、抗战史馆,主要体现朝鲜族百年的迁移历史、开发边疆的历史、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国家领导人对朝鲜族的关怀等等11个景区。将现有政府大院市五大班子及25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搬迁。在日本间岛领事馆旧址建设抗战史馆及民俗文化博物馆。
2、朝鲜族生态旅游农业区(农耕文化区)
包括传统农耕体验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民族食品加工展示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区。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农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区本景区规划与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整体的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景观景区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
3、朝鲜族民俗文化现代商业区
包括民俗文化商品(食品)交易市场、民俗饮食一条街。现代商业区主要是展示朝鲜族传统商品、旅游纪念品、朝鲜族传统饮食、服饰等,通过建立农、工、商以及食、住、行、文、教、娱等能够充分体现朝鲜族现代生活文化长廊向大家展示民俗的现代一面。
4、民俗文化表演区
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充分展示中国朝鲜族独特的民俗舞和民俗体育节目。充分利用民间和协会、团体的作用,定期、定时地到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表演具有龙井特色、民族特色、民俗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民俗舞蹈和民俗体育节目。表演以“龙鼓舞”、“顶水舞”、“背架舞”为主题的其它民俗舞(象帽舞、刀舞、假面舞等),表演以摔跤、秋千为主题的其它民俗体育和民族游戏(跳板、斗牛、斗鸡、放风筝、现代的跆拳道等)。
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建设,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要求来建设。它必须承接大型文艺演出、大型集会、集体舞、健身舞、民俗体育表演等大、中、小型活动。音响、灯光、民俗体育等设施齐全。
5、东盛涌民俗区:
主要建设龙山朝鲜族民俗村、海兰江风情区,展示辽金时代古墓群、黎明农民大学遗址。龙山朝鲜族民俗村建设成为集民俗风光、避暑、休闲、度假、餐饮于一体的高质量、高品位、生态型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美丽的海兰江由东至西贯穿龙山村,东盛涌镇的12个自然屯,为整个区域增添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为保持区内流域的一定水量,可以采取在海兰江里设立橡胶水坝的方法来控制和调整,充分利用海兰江,开发水上项目,建设海兰江风情区。辽金时代古墓群,通过继续对勇成村境内的古墓群进行挖掘保护,重点展示古墓群遗址、出土铜镜、瓷瓶等古代文物。
6、“三山”文化体育休闲观光区:该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以帽儿山、马蹄山、琵岩山“三山”连带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自然条件为基础,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区和生态观光走廊,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味。琵岩山主要开发建设体育中心、动植物园、高尔夫球场、龙珠寺、高山极限运动二万平方米人工草苹等十二个功能分区;马蹄山主要建设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帽儿山主要建设旅游观光道、民俗旅游度假风景区以及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在连接“三山”的万亩果园修建休闲观光走廓和观光驿站。
从长远来看,朝鲜族民俗文化就是龙井市的主题文化。进一步打造龙井朝鲜族民俗文化品牌,并以此作为城市精神、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形象塑造等城市文化环节主导的规范,以朝鲜族民俗文化统领城市发展的主题风格。
2、增强全民民俗文化思想建设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校教育机构发展,推动经典诵读、历史人物事迹、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族民族文化。努力培育崇善尚德的文明风气,使全体市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龙井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注意吸收借鉴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一切文明成果。
3、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创新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还处于弱势状态,需要政策扶持。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软环境建设,支持新的文化企业发展,尽快提高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要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深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认识,坚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的原则,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产业政策。
(2)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促进创意设计、广告宣传,开展各类设计展览活动;形成网络媒体及传播、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休闲健身、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壮大工艺品、音乐、表演艺术、书画艺术、民间艺术等艺术类产业;推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产业发展,形成我市规模式的文化产业链条。
(3)搞好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首先,应以项目建设为主导,使规划、设计、建设与发展相配套。还要组织精兵强将,包装和推介一批具有战略性的新建文化大项目,塑造一批文化产业典型企业,并纳入招商引资的项目规划。要联合民间资本创建中小型文化企业。
(4)加强基础工作
①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机制。建立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研究所(院),主要负责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民俗文化的发掘工作、材料的整理工作、新内容的创作工作、承办龙井民俗文艺刊物的出版工作,定期出版龙井作品集。
②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创建艺术文化产业基地、出版发行产业基地、社会培训产业基地、民间工艺产业基地等。
③开放扩大旅游业和传统节庆活动。充分发挥我市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持续打造梨花节、苹果梨节、农乐节、黄牛节、松茸节、朝鲜族民俗风情饮食文化节等活动,提高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旅游服务标准,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和带有特色的纪念品。精心策划和举办重大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做到旅游者充分享受吃、住、行、游、购、娱的具有独特民俗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服务格局。
④加强文艺创作和地方历史研究。加大以龙井朝鲜族特色文化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力度。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电视剧、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歌曲等文艺形式创作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要结合龙井实际,设计规划具有我市特点、内容和形式的活动载体。要加强对文化名人名企的挖掘、扶持和培育工作,命名一批以龙井朝鲜族特色文化有关的人物和文化企业,尽快为他们命名、立碑、写传。要编辑出版一批介绍龙井朝鲜族特色历史和文化、民间传说、研究专著等文化系列丛书。
⑤切实抓好文博事业。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完善服务功能。抓紧抓好遗迹地、遗物、遗产、文物的发掘工作,继续抓好现存文物的保管和利用工作
5、搞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1)加强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在城市保护的文化遗产以外,搜寻建筑文化遗产,根据条件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或作为历史建筑(街区),列入直接保护范围。
(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按照“谁使用、谁修缮、谁保养”的原则,对我市原日本间岛领事馆遗址、渤海古墓群、尹东柱故居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复原。要深入挖掘龙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注意对龙井周边古遗迹的挖掘,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制定我市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规划,使之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产业。
(3)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强对象帽舞、农乐舞、朝鲜族传统民俗婚礼、洞箫、枷叶琴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原始的朝鲜族生活民居、民间传说、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口授民歌、民谣、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重点任务及重点建设项目
应坚持有层次、有步骤、逐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建设民俗博物馆、图书馆;二是加快推进“体育休闲娱乐园”建设,逐步完成新区建设,形成较为集中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市文化服务业规划总体思路》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