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行政论文 > 正文

关于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探讨

行政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8

关于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探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小康、和谐”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与新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一、当前我区在人才工作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发展平台,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机制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人才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吸引人才的环境建设仍处于劣势。我区地处西部内陆,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资源环境、生活条件和水准与发达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受到深层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仍然没有形成强大的聚才、引才优势,人才发展空间和创业平台还不够广阔,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洼地”聚集效应不够明显,难以吸引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同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人才工作投入不足,也制约着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是促进人才流动的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尽管我区人才市场的建立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市场化的竞争,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大部分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专业人才短缺,仅占全区人才队伍总量的1/6。人才队伍的进出口不畅,人才流动仍然受到身份、户口、档案归属、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选用人才的机制不够灵活。
三是人才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现行的人才考核制度是传统干部考核制度的继续和延伸,将考核结果分类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在考核标准上线条过粗,量化不够,使考核工作缺乏可操作性,不能真正起到提高人才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的激励作用。利益分配制度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没有将收入分配与业绩贡献相挂钩,使同类性质单位的人员,只要资历相同,不论岗位性质、不论贡献大小,都享受相同的工资待遇,不能很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1、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项工作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牢固树立人才就是财富、人才就是效益、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发展后劲、出人才就是出政绩的观念,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前提下,人事、科技、教育、计划、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健全人才工作机构,保证人才工作管理机制规范运作。建立人才预警制度,设定各类人才最低数量警戒线,对本部门、本单位有重要影响的优秀人才要建立专门名册,加以重点关注和培养,各单位应将本单位的优秀人才数量增减情况及时向人才工作机构报告,充分发挥人才预警作用,以便于提前做好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
2、注重从基础和源头抓起,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机制。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针对我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引进人才环境处于劣势的实际,实施本土化人才战略,重点围绕提升“三支队伍”素质,强化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培育。一是抓好党政人才培养。积极选派各级领导干部参加省、市集中培训,依托区委党校进行党政领导人才岗位培训,鼓励干部在职自学和参加学历教育,全面提高党政领导人才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大调整干部力度,疏通干部“能下”渠道,加强轮岗交流,使领导干部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经受锻炼,提高领导干部勇于进取精神和应对复杂局面的素质。二是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围绕全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化发展,分类型、分层次对建材、食品加工及酿造、商贸和旅游产业开发等重点企业经营人才队伍进行培养培训,提高其科学预测决策、适应市场规则、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引导企业适应发展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针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抓紧培养城市化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开发等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和急需人才,包括具有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工人。教育、卫生系统要围绕“三名”工程,着力培养领军型、导师型专业技术带头人。对改革改制企业中的优秀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要全面掌握,为其就业安置、创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围绕粮、畜、果、菜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加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推行农民技术职称制度,增加推广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总量。
3、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目的出发,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在整个人才工作机制中,选拔机制的创新是带有根本性的东西。机制好,可以使人才辈出;机制不好,就会荒废甚至压制人才,当前重点要抓好“三项改革”。一是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干部聘任制、选举制、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等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健全良性循环的人才竞争机制,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下放事业单位干部管理权限,全面推行“人编分离、人员聘用、人事代理”三位一体的新型人事管理模式,变传统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打破部门、单位和所有制限制,变人才单位、部门所有为社会共有。三是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在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推行技术职称评聘分离,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职称评聘机制。
4、坚持人才“柔性引进”策略和“招才引智”的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针对全区人才总量偏少、长线专业人才较少、急需人才短期内难以培养的实际情况,要大胆引进各方面紧缺人才。一是引进区外智力,借“脑”发展。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技术攻关、智力入股、签约承诺服务、科技咨询和客座讲学等方式,积极引进“候鸟式”专家人才。二是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引进投资创业人才。按照“项目+人才,产业+人才”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人才捆帮项目、人才捆帮资金”作用,不拘一格引进各类人才,实现项目建设与引进人才的双赢。三是优化吸引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着重建好人才创业基地、确定人才创业项目、建立人才创业基金。把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科技攻关和发展产业等与人才的创业、奖励对接,对完成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或取得突出成果和显著成绩的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也可给予一定的政治待遇,营造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的人才干事创业环境,构建人才创业发展平台。四是加快构建人才市场体系,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限制,疏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推动人才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
5、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创新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人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过去以学历、职称划线的人才标准已被实践证明过时,以能力、业绩评价人才成为人们的共识。一是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必须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以学历职称界定人才的局限,体现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标准。要以市场对人才的认可程度为依据,以能力和业绩的大小为重点,以薪酬水平的高低为重要参照,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量化指标体系。二是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实施分类考核。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评价党政人才。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实行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业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将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个人技能和当地影响力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工作。三是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类人才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的主要依据,进一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对考核优秀的人才优先提拔重用,对考核较差的及时给予处理。及时分析考核结果,找出各类人才知识、经验、能力、修养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6、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创新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建立责、权、利相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一是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级晋升上强化竞争。打破论资排辈晋升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的传统模式,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和上岗。对科研成果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二是改革收入分配形式和方式。鼓励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激活内部分配,实现实际收入与档案工资的分离。鼓励高层次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对特殊人
关于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问题探讨》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