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行政论文 > 正文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机关

行政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2/3/26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机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这是一项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而机关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的和谐,首先重要的一方面是机关是和谐的。审计机关作为对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机构,应当认真定位,适时构建和谐审计机关,提高审计能力,完成审计使命。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谈谈如何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和谐审计机关。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审计机关涵义及特征

十六大提出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根本上说,也是构建和谐机关总的要求,因此构建和谐的审计机关就是在一定审计机关机制作用下,人与人相互友爱、人与单位相互依存、单位与单位相互配合、单位与环境相互融洽。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和谐机关中充分认识和把握:

一是正义。这是和谐审计机关的典型的特征和基本内容。审计机关和其它诸多机关一样,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职责,如果审计机关缺乏正义,它就无法完成依法审计的职能。有正义才有和谐,构建和谐机关,首要的因素应该是正义。审计机关的正气具体就是遵纪爱岗、敢于工作、公平公正、是非分明。

二是友爱。友爱就是互信互爱。和谐,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状态,所以审计机关的和谐要干部职工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就是机关同事之间信任对方,讲诚信,坦诚相见,交心谈心;相互关爱,就是大家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真正做到扶危助难,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集体温暖。

三是向上。向上主要指机关充满活力,人心向上。一方面是机关工作人员自觉地热爱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知识和办事能力;另一方面是领导关心下属,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工作、生活条件,引领他们不断进步,实现其人生价值。

四是有序。有序就是坚持秩序。构建和谐机关,要遵循机关的运行规则,维护机关应有的秩序。维护秩序,靠的是规章制度和人的素质。和谐机关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约束着人的行为。但秩序是靠人来维护的,机关干部养成遵纪守法、按规矩做事的习惯,对于建立良好的机关秩序,促进和谐的形成十分重要。

二、正确理解构建和谐审计机关的内容

构建和谐审计机关,是新时期审计机关建设新的课题,正确理解其内容,对我们每个审计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讲,构建和谐审计机关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构建诚信互爱的人际关系。机关活动的主体是人,一个和谐的机关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谅解。相互信任,要做到讲诚信、一诺千金,关心、爱护他人,这是构建和谐审计机关的基础;相互沟通,是针对审计机关分工细密,机关干部各理一摊,缺乏沟通了解的实际,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对话;相互谅解,是在机关中大力提倡友谊和谅解,教育大家将心比心,将心换心,用开阔视野、思路和胸怀,容人、容事、容得不同意见。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沟通不猜疑,多谦让不争功,多宽容不挑剔,不为个人得失论长短,不为己利争高低。

二是构建高效运转的秩序。机关重在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机关的和谐必然有一个高效运转的秩序。首先制度是科学的。审计机关的制定的制度应人本化,做到管而不死,严而有度;其次机制是完善的。健全审计机关奖勤罚懒的机制,激活审计干部职工活力,使审计机关形成人人争优创先、个个奋发向上的格局;再次成效是显著的。每个审计干部和审计机关最终的价值取向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所以构建和谐的审计机关,就要勤奋而富有成效开展审计监督,用实绩证明成效。

三是构建宽松留人的工作环境。环境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谐的机关,环境是宽松的、人心是安定的。构建宽松留人的环境主要包含三个因素:其一物质环境良好。主要是办公条件要适应现代化审计工作需要;其二文化氛围浓厚。审计机关内要体现浓烈的文化氛围,开展的活动体现深度的文化熏陶,工作举措有利于增长干部知识、才能;其三外部环境协调。审计工作的开展来自外部因素很多,要使外部环境协调,就要多方面争取上级领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争取被审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三、切实把握构建和谐审计机关的途径

构建和谐机关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审计机关的和谐必须结合工作实际,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能力为着力点,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以服务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根本,围绕经济工作中心,突出重点,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出发,抓住财政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社保资金审计五个重点,打好这五张牌。一是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打好预算执行审计牌。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改革政策完善和落实为目标,每年突破一个重点,主要审计财税部门、财政专项资金较多的部门及预算外资金、罚没收入较多的部门和单位,查处各级财政财务活动存在的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行为,摸清财政改革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从体制上、制度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工作不断深化。二是增强经济监督效力,打好经济责任审计牌。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源头治腐的重要工作来抓,实行审前公示审后公告制度,认真做好审计评价,突出审计成果的运用。把审计成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开展警示教育、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使审计成果成为识别、评价、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勤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三是倾力服务“三农”,打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牌。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以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积极组织和开展对支农扶贫、救灾、国土、水利、农村卫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专项资金的全程跟踪审计和两年轮审,有效的堵住资金使用漏洞,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提高投资效益,打好投资审计牌。要重点选择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实现项目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效结合,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揭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建设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宏观政策性建议。五是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打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牌。要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重点盯住社保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拨付机构,看他有没有挪用,有没有抵债,筹集到位不到位,管理规范不规范,拨付及时不及时,执行社保有关规定严肃不严肃;盯住参保部门,看参保部门对资金的缴纳是否及时足额。

(二)、以“人、法、技”建设为保证,全面提升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服务大局水平。

一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审计干部素质。在审计机关,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审计干部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审计干部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构建出和谐的审计机关。提高审计干部素质,重要抓好三个方面:其一加强机关文明创建,打造学习型干部;其二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干部活力,挖掘干部潜力;其三建立长效机制,打造政治坚定型、思维超前型、理论学习型、业务钻研型、工作创新型、执法公正型、生活律己型、人才复合型“八型”干部。二是以法治审,加强审计法制建设。要在《审计法》的框架内,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促进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措施,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督察制的基础上,实行审计项目终身负责制,保证公正执法。三是以技相长,积极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在推行行之有效的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不断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要整合审计力量,解决审计任务日趋繁重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审计内设机构相对固定与审计由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向综合性审计发展的矛盾。

(三)、以与人为善、相互沟通为突破,正确处理问题,妥善化解审计机关内部矛盾。

由于机关内每个人看问题的价值取向不同、处理工作的方式的不同,导致一些问题和矛盾随之产生,这些问题和矛盾直接影响着和谐机关的构建。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我们审计机关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与人为善。也就是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每个人出发点应建立在善意的、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我们知道,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本来尚未发展到对抗的程度,如果用对抗的方式去解决,矛盾也可能迅速转化为对抗。反之,有些可能发展为对抗的矛盾,如果用和缓的方式解决,就可能变为非对抗。所以,我们要做到与人为善,就是要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满足人的本性的需求,把矛盾的双方置放在一个人性化的平台上去操作,避免矛盾向对抗性方面转化,以达到和谐相处。二是要相互沟通。工作在一个机关里,由于职位和分工的不同,常出现领导与领导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沟通难,科室与科室之间工作衔接难,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矛盾。解决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相互沟通。通过换位思考,就会产生出与自己原先不同的认识和思想,这些新的认识,是对原有思想的一种补充或矫正,就可以使双方的进行沟通,达成共识,消除隔阂。具体而言,我们审计机关领导班子首先要带头,班子成员之间要坦诚相待,遇事多商量,切不可搞一言堂,要关心下属,解决他们的难处。同时,要通过开展机关文明建设、交心谈心等活动,增强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各科室的相互配合,以实现和谐共事的目的。

(四)、以风正气顺、人和业兴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审计工作氛围。

一是积极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机关》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