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正文

推动城市管理和谐长效发展的思考

经济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2/5/8

推动城市管理和谐长效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同当前城市发展形势的要求相比,同市民的需要相比,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实现城市管理的和谐长效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以建立多元化的城市管理模式为向导,突出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不适应”上:一是管理投入上的不适应。按市区每2500人拥有1座公厕的标准,市应至少建设公厕50座,实际数量不到30%;垃圾中转站数量不到应设置标准的50%;环卫设备年久失修,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滞后。二是管理模式上的不适应。“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究其根源,是没有转变城市经营管理理念,走多元化、市场化经营管理城市的路子。
城市经营管理是改善城市软环境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应把创新城市经营管理理念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一是政府要由城市管理的直接投资者转变为引导投资者。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改政府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由原来的建设项目经营者转变为整个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设计者和项目投资与实施的调度者,应通过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城市管理活动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通过拍卖、出售、租赁、重组将低效运作的市政公用设施的使用权推向市场,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和运行效率;通过对城区大型户外广告位、路灯灯箱广告位、公交车辆车身广告位经营权及城市道路冠名权实行公开拍卖,将城市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使城市资本实现“投入—经营—增值—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二是城市管理模式要由传统化转变为多元化。进一步转变“政府包揽、垄断经营”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开放作业市场,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市园林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渣土管理、市政设施维护等,应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承担管养维护工作,实行建管分离、管养分开,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进一步创新城市供排水管理机制,组建市供排水集团或公司,探索建立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回用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三是城市管理部门要由建设主体转变为监管主体。城市管理部门要科学制定专业企业监管办法、工作标准和经费核算体系,科学测算各专业工作的作业标准和劳动定额,并做好环卫、园林、市政作业任务的委托管理和招标工作;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考核检查制度,制定出各专项工作考核检查的具体办法,认真组织考核检查,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同时,要力争利用2至3年的时间改革完善现有的街道管理体系,实现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工作重心转移到辖区内专项管理和社会服务上来;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将该回归部门管理的一些职能回归相关部门,将该管的事管起来;该由市场和社会办的事情,要尽快剥离出去交给市场和社会。
二、以建立高效能的城管运作机制为动力,突出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当前,市城市管理更深层次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从横向看,城市管理的权限分布在市城建、建设、城管、公安、工商、环卫、环保等部门,各城管机构职能交叉重叠,缺乏第一责任人,分散管理情况严重;从纵向看,推行相对集中行政执法进展缓慢,事权划分不够明晰。其原因是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弊端,没有顺应综合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改革方向。
对此,我们应按照“属地管理、同城同策、重心下移、分级负责、条块结合、责权一致”的原则,一是加强对城市管理部门的改革。完善“两级政府(州、市),三级管理(市、街道、社区),四级网络(街道、社区、州直部门、市直部门)”的“大城管”格局,关键要以市级城管部门改革为突破口。首先是强化市城管局职能:将市城管局升格为集权度较高的综合性城市管理机构,承担全市城管工作的综合协调、执法监督和考核评估职能,负责指导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建筑管理、规划管理等城管协管部门和各街道所涉城市管理方面的工作,统一安排部署推进城市管理各项事务,克服职能交叉、分散管理的弊端,并积极研究城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新政策新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在城市管理宏观决策上当好参谋。其次是组建市公共事业管理局:力争到底以前,完成市公共事业管理局组建工作,将市政公用、公共卫生、园林绿化、垃圾污水处理等行政管理事务整合起来,统一交由市公共事业管理局负责。再次是组建市城管执法局:主要担负市容市貌管理、摊位经营管理、卫生管理职责,全面提升城管执法水平。二是加强对生产经营作业型部门的改革。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以市城建系统内部改革为突破口,对生产、经营、作业型的市政、园林、环卫等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行政职能划转市公共事业管理局,通过公开竞争承接作业任务,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三是加快转变街道社区职能。城区3个街道应在市城管局的业务指导下,强化自身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职能,建立完善街区管理组织,负责辖区内市容整洁、环境卫生、道路秩序、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的监督和维护,并将部分职能下移,强化社区自主管理功能,鼓励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允许社会力量参加小区卫生等有偿服务,着力解决以前“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管理弊端。四是建立健全一把手责任制和市民评价机制。市城建、环保、卫生、交警、环卫、城管等几个主要责任部门“一把手”要主动牵头开展双创活动,责任辖区各街道和机关单位“一把手”要组织协调和落实责任区内居民的卫生和“门前三包”等工作。应尽快设立城市管理基金,对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行为给予奖励;建立市民公开评议考核城市管理部门和街道的工作制度,逐步完善科学的城市管理考评体系,评议考核的结果将作为考评工作以及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以构建和谐型的生态文明之城为载体,突出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市民对于城市管理方面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有:环境卫生状况区域不平衡,一些地段“脏、乱、差”的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绿地建设与管理跟不上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侵占绿地和毁坏林木现象有所抬头;交通管理措施不力,上下班时段主要路口车辆通行不畅;市民文明素质普遍较低,城市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差,路灯、垃圾箱、磁卡电话等公用设施经常遭到破坏,对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力度尚有待增强。
对此,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四创”活动为载体,多措并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一是围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突出抓好市容市貌治理。集中力量对违法违章建筑、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居民小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沿街门面和建筑物外观,整顿不规范的广告牌、宣传牌;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强化渣土运输管理,落实“门前四包”、“卫生单位评比”、挂“红黑”牌等管理措施,力争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签约率达到100%;加强公厕开放管理,延伸社会公厕开放;加快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搞好废水废气的集中净化和垃圾的集中利用;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生态环保意识,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管理和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同时,坚决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新建项目环保审批关,凡新上项目都必须严格履行环保审批手续。二是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突出抓好“畅安工程”。重点抓好国道209线市环城过境段公路、国道319线东口拓宽及环城路改造、人民路精品路改造等城区交通项目建设,力争3年内新增城市道路60公里。同时,进一步规范车辆行驶线路,合理调控交通流量,严格监管人民路、团结路、武陵路的行车秩序,巩固人民路部分路段对过境车辆、农用车、拖拉机限行的成果,减轻老城区交通压力,提高路网通行能力;规范车辆停靠管理,继续巩固城区四大进出口停车场车辆进场停靠始发管理;加强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建设交通智能化路口;动员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倡导文明驾车、文明骑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实现齐抓共管的社会化交通管理局面。三是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突出抓好城市绿地管理。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城市绿地率,因此,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管理,划定绿地保护控制线,在“显山、露水、透绿、现蓝”上做好文章。重点是加强20万亩环城自然保护区和7个万亩森林公园项目的建设管理,全面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加快推进峒河、万溶江环境治理工程和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建设,狠抓道路沿线、河流沿岸及其它重点地段的绿地管理,在城区大力实施退房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墙上挂绿、屋顶建绿“五绿工程”。同时,不断拓展和加强全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职能,强化市民绿化法制意识,将城市绿化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四是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突出抓好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大力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和教育全体市民树立城市文明意识。市宣传、城建、广电、爱卫及工青妇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组织开展好“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市民文明守则》及相关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并通过电视媒体进行正反两方面宣传,对破坏城市管理的行为予以曝光,对正面典型事例予以推介;城区各中小学要将争做文明市民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聘请管理人员、环卫工人上台讲课,以身示范;组织开展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活动,进一步畅通城市管理部门同市民的沟通渠道,形成市民关注和踊跃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市民法制观念、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增强市民爱护城市、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感,从而形成人人爱护城市、人人管理城市、人人树立城市形象的良好氛围。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力争到州庆50周年之前,争创实现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真正把建成湘、鄂、黔、渝四省
推动城市管理和谐长效发展的思考》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