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常用范文 > 学习材料 > 正文

谈谈思品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4

谈谈思品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一、研究背景 [案引]:“看来这位同学太激动了,快请坐!”“来,,你也来谈一谈!”面对孩子的泪眼,我不知所措,只能请她坐下。这是我在去年思品年会中上的一堂课《敬礼!亲爱的老师》中出现的一幕。当时正好进行到“现场采访”这个环节,同学们都特别活跃,纷纷找到想访问的老师,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当拿着亲自调查的资料,知道老师一天要备那么多课,改那么多作业,甚至连双休日也不能好好休息时,大家都深刻地了解到了老师的辛苦,从内心表达了对老师的理解和感谢。一切都是那么顺利,正如我所预想的那样,看来这堂课很快就能圆满结束了。正当我暗自窃喜时,我看到还有一位同学举手,我想时间还较充裕,就请她也来谈谈吧。谁知她站起来,还没说话就流下了眼泪,这可是我根本没料想到的。我一时不知 该怎么办?请她说吧,万一她哭个没完,把其它同学也引哭了怎么办?不叫她说吧,也不太好。权衡再三,我还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做法,请她坐下,继续上自己的 课。 在评课时,专家提出的其中一个缺憾,就是我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如果我能抓住这个孩子的眼泪,继续询问她:为什么哭泣?也许她就会深情地讲述她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也许她的深情就能感动所有的同学,这样不正是这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吗?可现在我却为了让这堂课能朝着自己预设的环节完成,而抹杀了孩子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即使这堂课表面看似环环相扣,可实质上有了这败笔,也是一堂失败的课。 [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nayishi.com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思考]:也许不只我一人,其它老师也存在着与我类似的情况,特别是公开课,总喜欢在课前把一切都设计得妥妥当当。在课上完全按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学生想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机会少之又少。如此一来,上课的过程也就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想法,设计好的教案就成了一只看不见的套子,而孩子们就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们嘴上喊着尊重学生,对学生要民主,可事实上课堂中真正的民主实在少得可怜。 [设想]:现在我们天天学新课标,殊不知新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的一点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活动的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动、主动地学习。 鉴于此,我觉得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我们都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所以我们不能为了防止学生出错,就越俎代疱。新课程呼唤我们要珍视学生的感受,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正如叶老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看来,以前的“观众”应该成为“主角”才对。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学理论 教育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它不是抽象的理论活动,而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标。而实践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我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去学习,是符合现代教育学理论的。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 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我们要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技能,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3、主体教育思想 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先天心理因式的存在决定着即使是0岁的婴儿也不等于道德上的“白板”,他们已经通过社会性遗传,获得了社会性心理文化特征。因此儿童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孩子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三、关键词界定 1、预留空间: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并不主张教师对预案,对活动等不力实质性的控制,而任由其信马由缰地发展。而是指教师在设置预案和演绎预案等过程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2、主角:本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要演员,比喻主要人物。在这里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学习,课外的实践都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要人物。 3、主动参与:新课程强调以学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本源、基 础和条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就是敢于参与,不作旁观者,不作依赖者,不当好听众。而是敢想、敢问、敢说。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亲身体验,实践感悟,从而把认识内化为自身的品德。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体验生活,巩固生活经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开放性原则: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就必须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 五、研究的具体策略 叶老指出,德育教育总的原则必须贯穿一个“导”字,教师“相机诱导,必会使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知源广开,纯然之功弥深”。这就需要教师自然而然地站在学生一边,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一味地顺着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新课程标准》也指: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因珍视孩子们变化的学习需要,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性的教育资源,使品德课堂成为孩子张扬个性的天空,使孩子成为品德教学的真正主角。 (一)课前,留点自由给学生——给予他们主动参与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新课程的教材也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学生主动学、自主学的意图,注重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作为教师,我们也不能再迷信教参,把完成课本内容作为唯一的任务。而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从过去重“教”的意识转到现在重“学”的意识上来,把学生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根本点,支撑点和归索,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生成性的发展,从而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苏霍姆林斯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角,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闪现智慧的机会。 1、因人而异,让学生自定目标。 由于每位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同,生活经验的不同,决定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有着不同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切勿在目标上、内容上整齐划一。而要因人而异,分层施教。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上都能得到发展。 当时,这只是一种设想,也不知可不可行?后来,我因为要上一节校教坛新秀的考察课,学校规定上《品德与社会》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我国的行政区》,我在定位目标的时候,还真碰到了问题,于是我就求助于我的“小老师们”——学生,我请他们自己看看书,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在这个内容中你想了解些什么?没想到,同学们还真会研究,他们根据书本上的提示语及自己的兴趣,制定出许多目标。在交上来的纸条上,我发现有的组写着:“我们想知道我国的面积大小”;有的写着“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及风光特点;”也有的写着 “我想把全国的行政区都背出来”…… 于是,在研究了孩子们的目标后,我又研究了书本,把他们的目标进行综合与修改,制定出了如下目标: (1)、了解祖国的版图,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知道我国是个幅远辽阔的国家。 (2)、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适当了解其他一些行政区的名称和相应的位置。 (3)、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由于这些目标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制订的,所以比较贴近他们的实际, 他们也很乐意为自己的目标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因此这节课上得也是比较成功的。 鉴于此,我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学生自定目标的方案,即: (1)让每位学生主动亲近并研究课本。了解课本中的大致内容和要求,思考切合自己实践的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彼此征求意见。 (2)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研究所得,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和对课本内容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因此他们制定的目标也会存在着“深浅”。 (3)教师根据学生自定的目标,再制订出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把 优等生的目标归为一类,中等生的归为一类,后进生的归为一类,再进行综合。 2、预留空间,让学生填补空白。 以往的教案设计,教师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头脑中的设想来完成的,然后就领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即使里面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事先设计好的,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而走进新课标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了课程的重头戏,主旋律。而从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动态生成,有着我们无法预料的情况出现。
谈谈思品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