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那一世范文网 > 常用范文 > 模版范例 > 正文

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构建和谐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9/6

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构建和谐第2页

线长、面广”,个性特征不明显,从而造成城市缺乏应有的聚集效应,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及其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推动城市转型,绝不仅仅是新建几座楼盘,更不是旧建筑、旧设施的翻新,而是城市发展理念、模式、功能、形象、机制等内涵的全面提升,是矿业城市向绿色城市的彻底转变。

作为重庆市的新兴旅游区,推动城市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绿色城市、旅游城市,推进城市上档升级。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性。剥离南桐矿业公司承担的配套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理顺条块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城市发展要素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逐步消除矿业城市历史形成的弊端。二是注重城市特色的塑造。按照规划上高起点、建设上高标准、品位上高要求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增强城市的承载力;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城市风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特征;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美化、亮化人居环境,切实改变矿业城市脏、乱、差的形象。三是大力发展城市产业。充分发挥城市集聚经济要素、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展城市经济,解决城市“虚化”问题,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地区转型的战略支撑点。

(三)坚持城乡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前,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区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地区全面转型的重要任务。但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也更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从我区实际出发,我们将在规划上着手,在政策上破题,在体制上创新,在投入上着力,按照“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城镇化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的思路,推动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讲,一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举产业旗、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发展壮大新产业,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二是从规划入手,统筹乡镇和村落规划,加快编制中心镇、中心村等建设规划体系,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村镇发展格局,构筑新农村建设的载体;三是建立和健全整合农村资源的机制、农村市场机制、农业服务机制、矿地协作机制等机制,积极探索矿地共建、工农共建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力量,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四是培养和造就“有文化、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激发广大农民的内动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五是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选好配强镇、村领导班子,塑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形象,不断增强其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区作为一个老工矿区,城镇化率较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发挥这一比较优势,强化城乡统筹,真正做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主要做好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通过政策的引导,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全区整体考虑,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在全区总体布局基础上,科学确定各乡镇的产业定位;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全区劳动力市场,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使用;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四)推动社会转型,开创和谐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地区全面转型,不仅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而且要使社会发展与之相适应,否则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最终影响全面转型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引导人们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社会安定团结、充满活力,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从稳定社会向和谐社会的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文明进步。要积极改善地区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突出抓好重庆历史名人刘子如文化项目建设,实现“资源文化”向创新文化转变;要整合地区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疾病控制体系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培育欢乐、祥和、健康、进取的人文环境。二是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把扩大就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空间,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注重维护和发展全区人民共同利益,合理协调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完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构建以政府救助、社会资助和群众互助为核心的新型救助体系,努力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使社会关系更加协调。三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构建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围绕建设“法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自觉规范行政行为,形成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坚持和完善“一盘棋”的工作与决策机制,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推动地区转型。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探索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努力实现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加快地区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加快全面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安全稳定是前提。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群众急难问题处理室、村社说事室和社区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预警体系和工作预案,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定有序的环境。

四、强化能力建设,筑牢推动全面转型的政治保障

推进地区转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从而把党的先进性贯穿于加快地区全面转型的始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升华“恋煤情结”,增强忧患意识、转型意识;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加快地区转型、构建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突出凭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切实为加快转型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各项工作。尤其是要在四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在地区转型中增强加快发展的谋划力。推动地区转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全局的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着力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从而增强加快全面转型的谋划力;二是在地区转型中提高推进工作的创造力。资源型地区的转型,不是简单地改几个产业,建几个工厂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思路的大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执政理念、行为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努力以思想观念的先发之机,谋求经济社会的先发之势;三是在地区转型中强化潜心干事的落实力。加快地区转型没有捷径可走,要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真抓实干、雷厉风行、持之以恒的作风,克服急躁情绪、畏难情绪和厌战情绪,扎扎实实推进地区转型;四是在地区转型中形成团结一心的凝聚力。要在全社会形成转型的共识,把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到加快全面转型上来,把全区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引导到加快全面转型上来,把全区干部群众的行动统一到加快全面转型上来。

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构建和谐》由那一世范文网整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网址出处。
Copyright © 2010-2018 www.nayishi.com 那一世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